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38581
大小:107.43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0-10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经典篇(六)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经典篇(六)—附答案山里的孩子黄昏,天边铺着五彩的晚霞。蜿蜒的山路上,一个孩子往山下走。他背着满满一筐柴火,背着大山给他的礼物,背着劳动换来的收获。山风为他梳理头发,鸟儿为他一路送行。他放眼眺望,林子里已经升起炊烟。那缕缕炊烟,仿佛是妈妈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他急匆匆地加快了脚步,拐进一个弯,经过一道坎,走过一座石桥,走进了洒满霞光的村子。他欢快地走进自家的小院,放下沉甸甸的背筐,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他笑了笑,从衣袋里掏出一捧褐黄的山枣儿,塞给围上来的邻家的小弟弟,从背筐里拿岀几个通镇上换几个
2、钱,积存他下学期的学费。红的野柿子,送到坐在门槛上的小妹妹手,又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到然后,他来到妈妈身边,温II页地让妈妈掀起围裙的一角,为他擦去小脸上的汗水和泥迹。他仰起脸望着妈妈微笑,笑得是那么甜!啊!山里的孩子,背筐里装着一个勤劳的童年!1・文中画线部分,反映了这个山里孩子的什么特点?2•"山里的孩子,背筐里装着一个勤劳的童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参考答案:1、他是个关心他人、从小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山里娃。2、点明孩子在童年时代热爱劳动的精神。说明他从小做
3、生活的主人。多年来,人们总是讴歌松柏,称道杨柳,也有人颂扬木棉……可从来没有人赞美过臭椿树。松柏常青,不畏严寒,那是傲霜斗雪的勇士,杨柳青绿如烟,袅娜多姿,不时激起人们的诗情画意;木棉那火红的花朵,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希望,不愧为南疆的英雄……这些树,受到人们的称颂,原是合乎情理的。至于臭椿树,它皮粗色黑,谈不上雅观;枝干扭曲,不能作栋梁之材;叶有臭气,不堪入鼻。真可说是外貌丑,材质差,气味恶,有谁去喜欢它呢!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臭椿树自有许多长处。首先,它成长快,一年小,二年大,三年过后树冠就可以荫庇行人和耕畜。
4、其次,椿树的树叶是椿蚕的饲料。尽管人们厌恶椿叶的臭气,臭椿树还是默默地养育着那些蚕儿。再次,臭椿树对于人几乎一无所求。随便一粒种子,不管风把它刮到什么地方,只要有一点合适的土壤,它都会自己发芽,成长。它从不会让虫蚁蛀蚀,无须人们的特殊关心和照料。长成后,它悄然把自己的子孙交给风儿带往异域他乡,安家落户。臭椿树就是这样,虽然其貌不扬,其味不香,但是它仍在悄悄地、不声不响地造福于人类。松柏理应讴歌,杨柳值得称道,木棉应受颂扬……而我内心深处,却总想着要赞美臭椿树,歌颂它那无愧于自己的生命,尽管受到冷遇,却仍然默默地做出
5、贡献的崇高品格。1•把文章中"赞美"一词的近义词找岀来写在下面。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3.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5、填空。①人们讴歌松柏是因为;称道杨柳是因为;颂扬木棉是因为O②一般人不喜欢臭椿树是因为;而作者喜欢臭椿树是因为。③文章采用借物喻—的写作方法,借赞美臭椿树的形象,赞扬那种的人。参考答案:2•第一段(第I〜3自然段)讲臭椿树不像松柏、杨柳、木棉那样受人赞美的原因。第二段(第4~6自然段)讲臭椿树的许多长处。第三段(末尾段)讲作者赞美臭椿树的原因,同时抒发了对那
6、些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的人的崇敬感情。3.我爱臭椿树或我赞美臭椿树。5、③人;无愧于自己的生命,尽管受到冷遇,却仍然默默地做出贡献;尽管受到冷遇,却不计名利,仍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敢的卫士少先队员种的小树苗,已经长大成树。它们手拉手,肩并肩,很威风地站在田野上,组成一道防风林,日夜为庄稼站岗放哨。微风吹过,树叶沙沙响,好像在对庄稼说:"你们快快长吧,我们保证做你们的忠诚卫士!〃有一天狂风呼叫着跑过来要冲过田野去毁坏庄稼防风林挽起手臂用身体挡住狂风狂风发怒了凶狠地说快闪开要不我就把你们连根拔掉说着它带
7、着黄沙和石子向防风林猛扑过来防风林团结一心打败了狂风一次次的进攻虽然有些枝叶被狂风吹落了但整个防风林仍然生机勃勃狂风不甘失败,叫暴雨来帮忙。暴雨带着洪水朝防风林冲过来,想把泥土冲走,让树木和庄稼淹死。对暴雨的这一手,防风林早有准备。它们从小就把树根深深扎进土地,伸向四面八方,像钢筋一样,把泥土锁住。任凭暴雨多厉家,也没法把泥土冲走。后来,暴雨又去请旱魔王帮忙,想把庄稼渴死。可它没想到,每一棵树都像一部抽水机。树木用根去吸收地下水,再通过树叶蒸发出来,空气仍然是湿润的。敌人的阴谋全部失败了。你看。庄稼不是已经成熟了吗
8、?微风中,饱满的麦穗正摇晃着脑袋,好像在说:”感谢你彳门哪,勇敢的卫士!"1・在原文上用给文章分段,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各段段意。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在原文中,用“一“画一个比喻句,用“—”画一个反问句。4•用()在原文上括出前后照应的句子。5.这篇文章所用的修辞方法中,用得最多的是()修辞方法;〃勇敢的卫士"是扌旨O6.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