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34253
大小:8.94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0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三.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全国省控以上监测: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国家已建成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161个站其中国家建设82地方建设79个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全国地表水环境
2、监测站分布示意国控河流250条、湖泊水库28个监测断面(点位)759个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2002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七大水系水质变化趋势七大水系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1998年2000年2002年Ⅰ~Ⅲ类水质33.4%42.6%49.8%Ⅰ~Ⅲ类水质类别比例及降水量年际变化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淮河水系淮河干流监测断面:86个13个Ⅰ~Ⅲ类:19.8%41.7%Ⅳ~Ⅴ类:36.0%41.7%劣Ⅴ类:44.2%16.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
3、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主要水系水质状况2002年淮河水系水质状况淮河干流水质类别比例监测断面:55个Ⅰ~Ⅲ类:14.5%Ⅳ~Ⅴ类:21.8%劣Ⅴ类:63.7%2002年海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水系水质状况海河水系污染严重,水质以劣Ⅴ类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海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2002年辽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水系水质状况监测断面:35个Ⅰ~Ⅲ类:20.1%Ⅳ~Ⅴ类:34.2%劣Ⅴ类:45.7%整个辽河水系水体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辽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总体水质干流
4、水质Ⅰ~Ⅲ类34.7%47.7%Ⅳ、Ⅴ类30.4%38.5%劣Ⅴ类34.9%13.8%干流水质(109个国控断面)2003年上半年各水系干流水质均好于支流水质。总体水质(401个国控断面)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三湖”湖体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太湖、巢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滇池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三湖”水质变化趋势2002年: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三湖”水质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上半年“三湖”水质变化不大。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三峡库区以Ⅱ、Ⅲ类水质为主;1998~2002年,三峡库区水质未发生
5、明显变化,库区蓄水后水质依然稳定特殊区域水质状况三峡库区水质状况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三峡库区蓄水期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日变化图三峡库区水质状况(长江干流入库)(嘉陵江入库)(乌江入库)Ⅲ类标准Ⅱ类标准库区控制断面:入库断面:Ⅰ类标准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状况特殊区域水质状况监测断面:13个Ⅰ~Ⅲ类:23.1%Ⅳ~Ⅴ类:53.9%劣Ⅴ类:23.0%污染普遍。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类别比例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思考之一:各主要流域规划实施中遇到难以协调的
6、水污染焦点问题是常规规划、执法、管理体系难以协调的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流域问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高层次协调机构。三.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河南境内在无天然径流情况下,农业灌溉蓄水在闸坝调控方面的争议淮河流域山东菏泽、临沂污水出路与江苏的争议河南、安徽在来水质量上的争议思考之一围绕哈尔滨饮用水源地保护,出现黑、吉两省水污染责任的争议,引发了给水部门和水利部门使用江水与水库水源之争松花江流域思考之一海河流域河南、山西卫河漳河污水与德州、临清污水污染河北吴桥、沧州、天津三大水源地思考之一南水北调东线河南、山西、山东污水出路之争是南
7、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难点思考之一黄河流域小浪底水库修建后,形成小浪底-三门峡两库区为主的污染敏感区,使黄河污染最重的支流,山西汾河、陕西渭河以及河南伊洛河的污染后果集中体现在该区思考之一长江流域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使四川、重庆市污染防治时间表提前10年,要求近三年,重庆市必须完成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处理厂13座,同时要求重庆市重新定位发展目标,调整城市功能,确保库区水质基本达II类。三峡库区汉江1997、1998、2000年2-3月,汉江均出现历时一月的“水华”现象,影响人口2300万。“水华”出现的条件:汉江流
8、量200-300m3/s,流速0.5-0.7m/s,水温12-13度。总P浓度为0.15mg/l(标准值为0.1mg/l)。思考之一思考之二: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流域发展模式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各流域在防治污染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环境的关系。三.流域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