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与九叶诗派

穆旦与九叶诗派

ID:43531359

大小:1.9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10

穆旦与九叶诗派_第1页
穆旦与九叶诗派_第2页
穆旦与九叶诗派_第3页
穆旦与九叶诗派_第4页
穆旦与九叶诗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穆旦与九叶诗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2、沈尹默:《鸽子》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一、新诗发展的历史轮廓(一)早期白话诗1、胡适:《尝试集》(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二)郭沫若:《女神》《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磐》郭沫若(三)李金发《微雨》中伤的野鹤,从未计算自己的命运,折翼死于道途,还念着:多么可惜的翱翔。——《诗人凝视》(四)闻一多1.简要生平:在清华学校学习时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22岁的闻一多离开祖国,挥别亲友,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留学。原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县人。他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

2、情。3、创作主张:1、《红烛》2、《死水》《忆菊》《色彩》《死水》《静夜》“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闻一多1922年,徐志摩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大学任教。(五)徐志摩1.简要生平:茅盾曾经把徐志摩称作“中国资产阶级的开山的诗人,也是末代的诗人。”浙江省海宁县人,他是一位才高命薄的天才诗人。早年拜梁启超为师,1918年起赴美留学,两年后,为追随思想家罗素而到了英国,随后进入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学习。1931年因飞机失事身亡。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2.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3.《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再别康桥》••••••

3、••••••••••••••••••••••••1932年留学法国,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的影响。《雨巷》是戴望舒最负盛名的作品。(六)戴望舒1.简要生平:1905年3月5日,戴望舒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大塔儿巷11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2.《雨巷》《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结着愁怨的姑

4、娘。―戴望舒在20世纪40年代,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艾青以献身于诗歌和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英勇的姿态,走出了深深沉没的地平线。(七)艾青1、简要生平:浙江省金华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由一位贫苦的农村妇女抚养,感染了农民的忧郁。1928年艾青离开了就学的杭州艺专,远去法国巴黎学画。1932年回国,不久被投入了上海监狱。《大堰河---我的保姆》2、诗作《我热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我热爱这土地》的诗作。二.九叶诗派的聚集,资源与艺术成就(一)九叶诗派:或称“中国新诗”派,是指40年代出现的

5、一群具有现代主义诗歌倾向的青年诗人。“九叶”之名得自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其中收录了穆旦、唐祈、阵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辛笛、袁可嘉等九位40年代诗人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二)九叶诗派的聚集:两群诗人《中国新诗》穆旦1、臧克家:《烙印》《诗创造》臧克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的垂下!(2)穆旦:《赞美》这刻下知道下刻的命,——《老马》他抬起头望望前面。眼里飘来一道鞭影,他有泪只往心里咽,里尔克(三)九叶诗派的资源:前辈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西方现代诗人:叶芝艾略特奥登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你

6、老了》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叶芝•••••••••••••••••••••••••••••••••••••••••••••3.追求新诗戏剧化。(四)诗艺的探索:1.对新诗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反思和超越;2.内在经验转化成内蕴深厚的意象;三、穆旦诗歌的艺术创新及其文学史地位(一)简要生平:原名查良铮,穆旦是他的笔名,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他祖籍浙江省海宁县,1918年2月24日出生在天津。他早熟早慧,不满六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短文习作。1929年9月,他考进南开中学,开始了现代汉诗的创作。1940年8

7、月,他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并留校任助教。穆旦1977年2月26日,他因突发心脏病在天津不幸去世。1952年底,携同夫人周与良女士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从1953年5月开始,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十年浩劫中,穆旦因为参加过“远征军”抗战而被错判为“历史反革命”,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48年8月,他赴美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2年2月,他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3、“残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