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

ID:43515523

大小:149.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09

孔子的主要思想_第1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_第2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_第3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_第4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主要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学说,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等为政治国、立身处世的一切方面,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孝”的思想;③“礼”的思想;④中庸思想;⑤天命思想;⑥教育思想。一、“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但最重要的是爱父母。故其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和墨家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是对立的。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

2、,因此,他说“仁者,人也”;但要达到“仁”的境界比较困难,不仅必须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仁者运用“恕”来行道。孔子均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这种以“恕”行道比较容易做到;至于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就对以“恕”来行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要想“自己想建树的也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难度更大,甚至尧舜都难以做到。孔子还认为“仁”是治国

3、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并希望把这种主张推及当政者。孔子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为了达到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能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二、“孝”的思想“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与“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孝悌与政治相通,因此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回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

4、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意思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以这种风气影响当政者,就是从政了,并非只有当官才算从政。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不孝就是不仁。那么,如何做到孝呢?一是合礼。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生前死后都能以礼待之,便是孝。二是真情实感。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同上)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与对待犬马就没有分别了。三、“礼”的思想“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对“周礼”十分崇敬。他

5、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把“不仁”视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他将“仁者,爱人”的精神融入“礼”之中,将“爱而无私,上下有章”称为“知礼”;他提出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他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

6、、“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谓不仁的人,怎么能谈得上礼乐呢?“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孔子主张“居处恭”(《子路》),“貌思恭”(《季氏》),但反对过分做作的恭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因此,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并且对亲人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为政》);敬友。他自己也在行为上表

7、现了依礼而行的恭敬,如“人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乡党》)。另外,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贫而无怨难”(《宪问》);他主张统治者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物质欲求,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孔子还主张先富而后教:“既富矣”,再“教之”(《子路》),这表明他看到了民众基本物质利益的满足对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是“求仁”的前提。另一方面

8、,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孔子主张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孔子:“俭,吾从众。”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季氏》)。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欲多则无刚,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四、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