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ID:43501291

大小:701.8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8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教案(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2)国内环境: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2.外交方针(1)基本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政策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②一边倒: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3.外交成就(1

2、)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参加日内瓦会议①概况: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②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4)参加万隆会议①概况: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3、”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②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形成“万隆精神”。教材补缺 “两个拳头打人”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两个拳头打人”战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从中国撤回专家,同时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被称为“两个拳头打人”。(2)20世纪70年代,中

4、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条线”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原因: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

5、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①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②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威胁中国安全。(2)过程①1971年3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④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日本舆论的强烈要求。(2

6、)概况: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3)意义: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教材补缺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1)两个中间地带:20世纪60年代,美苏为争霸世界开始了新的对抗;西欧国家的联合自强意识和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中苏关系恶化;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论断。一个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反对美苏称霸世界。(2)“三

7、个世界”:1972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至此,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政策调整(1)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不结盟。(3)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外交成就(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

8、会议。(2)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