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评价一沁园春长沙(含解析)部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50分钟 56分)一、语言应用(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2019·合肥高一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抒情,下片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
2、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在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蹉跎岁月 水深火热 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B.峥嵘岁月 生灵涂炭 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C.峥嵘岁月 水深火热 字里行间 淋漓尽
3、致D.蹉跎岁月 生灵涂炭 字里行间 酣畅淋漓【解析】选C。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不寻常的年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词义与语境不符,排除A、D两项。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词义与语境相符。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词义与语境相符,据此可排除B项。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
4、、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名师点睛】成语辨析三步骤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这样千千万万个胸怀崇高理想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热血青年B.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C.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D.正是需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解析】选B。注意逻辑顺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时间状语,一般前
5、置,排除C、D两项;A项“这样千千万万个”语序不当,数量短语应在前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
6、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解析】选C。三处错误:“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逻辑顺序不当;“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缺少动词“成为”。4.(2019·扬州高一检测)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
7、》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解析】选B。B项中的诗句与《沁园春·长沙》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A、C、D三项则比较感伤肃杀。5.下列关于诗词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8、。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等,它始于唐,盛于宋。C.古人根据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