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96550
大小:1.23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10-08
《商品关联性下的类似商品及其判断标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76学号:151120503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论文题目:商品关联性下的类似商品及其判断标准研究姓名刘迪学科、专业知识产权(全日制)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指导教师丁绍宽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4月15日1商品关联性下的类似商品及其判断标准的研究(摘要)专业:知识产权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作者姓名:刘迪指导教师:丁绍宽关于“类似商品”的认定一直都有主客观标准的说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
2、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司法解释》(以下简称为“《司法解释》”)中的内容被认定为主观标准,核心是使得混淆可能性成为类似商品认定的标准。与之相对,《商标审查与审理标准》1中的内容被视为客观标准,核心是仅通过商品客观物理性质以及市场因素做出判断,不考虑混淆可能性。然而,混淆可能性是我国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传统商标侵权判定采取“商标相同或近似+商品相同或类似”的相似标准,后逐渐在商标近似与商品类似中设置了混淆可能性的概念,使得相似标准发展成混淆性近似,2013年新商标法更是直接将混淆可能性确立为商标侵权判断的标准
3、。那么类似商品与混淆可能性就出现了循环论证以及结果与手段倒置的逻辑矛盾。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法院的态度与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商评委”)保持高度统一:肯定并承认《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下简称为“《区分表》”)发挥的基本作用。然而,货物交易方式、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变化悄然改变着商品类似关系,相对固化的《区分表》已难以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商评委以及人民法院开始突破区分表判定商品是否类似。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商品关联性或关联商品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一是商评委
4、将“商品关联性较强”作为其制定突破区分表审判标准的六大要件之一;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1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联合制定,2016年12月正式公布。1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协调发展意见》”)首次对“将商品关联性作为类似商品的判断因素”进行了确认。本文正文部分共有三章的内容,一同服务于本文的主要核心观点。第一章是本文写作的基础,包含了多个重要问题的探讨。首先从类似商品认定的主客观标准入手,指出商评委与法院判断标准的差
5、异。同时,指出《司法解释》用商标侵权的混淆可能性来认定类似商品的循环论证逻辑悖论,在分析其历史成因后,论述了类似商品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指出商品类似仅为混淆可能性判断的考量因素之一,其与商标等因素一同服务于最终的混淆可能性判断。在细节上,又具体论证了混淆可能性判断中,商品类似程度与商标因素的具体关系。其次介绍商评委以及人民法院适用“商品关联性”的法律实践,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总结出当前商评委与人民法院在适用“商品特定联系”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是,当前基本法律中并无对商品关联性的规定,司法实践中的规定仅具有
6、个案适用性,对后续的案件指引作用较小,导致判决书中用语模糊且缺乏论证;二是,由于对混淆可能性与商品类似关系以及商品类似实质的把握和理解不到位,出现了很多令人吃惊或啼笑皆非的类似商品认定案例。第二章立足于商标与市场的紧密关系,通过类似商品在商标法中产生的原因分析商品关联性下类似商品的实质。在论述中,以美国的关联商品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为例。类似商品的概念是在保护商标权人可在商品自然扩张的范围上获得商标权中产生。类似商品的判定系“商品邻近度”的测试,“商品邻近度”就是商品的关联性及关联程度。也就是说,我国法律语言
7、中规定的类似商品的实质就是指商品的关联性。进而,笔者提出我国类似商品判断就是建立在相关公众一般认知基础之上的多因素考量的观点。第三章是对我国类似商品认定标准的重构。在确定相关公众在商标法律体系下的含义后,明确其所可能包含的群体范围,并针对不同商品类别将相关公众范围分为两大类,每一类型下相关公众的范围以及注意力程度的确定都不同。最后,笔者在考量因素的法律完善与实践中借鉴了欧盟商标法,特别是其对考量要素的精细化规定。特别指出,《尼斯分类》或《区分表》与类似商品认定无2实质关联。在考量要素上,增加与欧盟《商标异
8、议指南》中我国并未规定的要素,并阐明各要素内涵、对类似商品判断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部分简要概括和总结了本文得出的三个结论。第一,我国新商标法中确立的侵权判断标准与商标法的立法价值与目的一致,符合世界商标侵权判断的主流趋势,这一标准下的商标近似和商品类似概念都需要进行重新界定。商标近似指的是商标标识的近似,商品类似是物理意义上类似,一起为混淆可能性的最终判断服务。第二,“商品类似”概念的出现是商标法不断适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