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

ID:43495694

大小:157.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8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_第1页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_第2页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_第3页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_第4页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卷第1期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Vol.18,No.12006年2月SCIENCESOFCONSERVATIONANDARCHAEOLOGYFeb,2006文章编号:10051538(2005)04004705#论坛#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周双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摘要:本文讨论了考古遗址的风化状况和原因,指出考古遗址的破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为了保护考古遗址,就要采用多种相应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保护房的建设、地下水的治理、土体的机械和化学加固及生物因素的控制等。在遗址保护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护手段。关键词:考古遗

2、址;保护;展示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分布着许多的文化遗址,后不久,就会出现开裂现象。开裂分为两种,一是平这些遗址的时间跨度大,从旧石器到明清都有。在行于探方边缘的开裂,这种开裂会导致坑壁坍塌,在这些遗址中,有的已经被发掘,有的已经成为准备发多数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都会出现,尤其是土质砂性掘的对象,而更多的还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了解。大,含水多,探方深的情况;另外一种开裂是垂直于考古遗址作为文物,具有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是探方边缘,或隔梁边缘的。垂直和平行于探方壁的见证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例证,为了让更裂纹交错连接在一

3、起,会形成网络状裂隙。开裂严多的人们认识、了解与研究这些文化遗址及其代表重危害着遗址的安全并影响展示效果。的文化,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展示。2)表面酥松脱落。许多遗址会出现这种情考古遗址不同于发掘出土的文物,它们一般体况,表现为遗址的侧壁表面由发掘完成后比较清量较大,不易搬迁。即使有进行搬迁的情况,也是不晰变为模糊,逐渐出现小的土壤颗粒脱落,在侧壁得已而为之,只能对其中的部分或单元(如窖穴)进底部堆积。如果在侧壁有古人遗留的工具、活动行搬迁,而且在搬迁后失去了原周围环境,使展示效痕迹,那么这种变化会使之逐渐消失,考古遗迹的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考古遗

4、址原地展示消失损坏,大大损害了遗址的展示效果。而遗址是最佳选择。现场展示的方法大致有几种:回填,回的平面部分,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影响遗址的展填后在遗址上做仿制的文物,或种植树木标识文物示效果。的位置;露天展示,修筑保护性建筑,将遗址在建筑3)霉菌苔藓等微生物和植物滋生。潮湿的遗内展示。址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在潮湿的遗址表面出现白考古遗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考色、灰色或灰黑色的霉菌,覆盖遗址的表面,厚度可古遗址已经成为了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法律达数厘米。也有绿色的苔藓,覆盖原始表面。在有和政策上得到了保护,但是从技术上的保护,目前的些情况

5、下甚至有草类的生长。措施和方法,尤其是理念,尚值得探讨。4)灰尘覆盖。经过多年展示的遗址,多数会出现颜色改变的情况,变得发暗发黑,使人们不能看到1考古遗址的病害及原因真实的、发掘完成时的遗址情况,给人们一个不真实1.1病害状况的、错误的印象。从对不少遗址的现场调查看,大致有以下病害:所有这些破坏,都与遗址的自身特点及遗址的1)收缩开裂。多数遗址在发掘过程中或发掘外部环境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考古遗址的破收稿日期:20050331;修回日期:20050623作者简介:周双林(1955)),男,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6、学院,100871,Email:zslin@pku.edu.cn48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18卷坏,就是在内因和外因作用下产生的。硬态等。土壤虽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点,这种1.2病害原因吸水脱水过程是不可逆的,但土体的破坏也是不可考古遗址的病害,有外在和内在的原因。逆的。遗址被发掘后就开始与空气接触,由于空气1.2.1考古遗址本身的特点多数情况下,考古遗的含水量低,加上空气的流动,导致土体中的水分蒸址是以土为主体形成的,间或会有一些石、陶或木的发,土体收缩,这种收缩是导致土体横裂的主要原构件。土作为地表岩石天然风化产物的堆积物,从因。对于纵裂,水分挥

7、发导致的收缩只是一个方面,物理化学角度看,成分复杂,结构疏松,具有表面积重要的是土体的卸荷应力造成的。卸荷是由于遗址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从水理性质看,又具有易崩发掘造成土内的应力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通常情解的特点,属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结构稳定性很差况中,土中的任一点,其受力是平衡的,来自各个方的复合体。而由土组成的古遗址,同样具有易受外向的力互相抵消,而在被开挖的垂直坑壁面上,上下界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在古遗址病害的分析中,的力是均衡的,而由土体内部向外的压力没有平衡值得注意的影响因素是土的成分、结构,土壤含水量力,因此导致土体具有向外向下移动的倾

8、向,产生开及土中可溶盐的含量及分布等。裂。1.2.2环境因素古遗址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土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