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命与爱情的激情交汇_普希金爱情诗_致凯恩_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名作欣赏89::(;<=>/2010.6生命与爱情的激情交汇普希金爱情诗致凯恩赏析!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王立业普希金的抒情诗中,爱情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与他奇特人生有关,也与他情感个性有涉,更是他才情双绝的至高体现。一生无数次的情感体验,使得他的爱情诗创作激情泉源不断;诗人善于从平庸的情欲中淘取纯美的诗意,善于变尘世之欲为高尚之爱。诗人凭借高超的艺术技巧,将转瞬即逝的爱情定格为永恒,为后世留下一曲曲爱与美的绝唱。致凯恩(!),可以说是普希金爱情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人称普希金最出色、最完美的爱
2、情华章。致凯恩因其浓厚的自传特征而被称为#诗人本人的情感自传∃,尽管这份自传已经融汇诗人将生活美升华为艺术美的高超创造。这首诗的现实基础是,1819年初,普希金在彼得堡艺术科学院院长奥列宁家中邂逅相遇安娜%彼得罗芙娜%凯恩(18001879),当时的凯恩年方19,却已是52岁将军的夫人,她那迷人的芳姿让普希金心旌摇荡,顿生爱慕之心,视其#如同昙花一现之幻影,如同纯洁优美之精灵∃,此后诗人的命运发生很大变化,因自由颂与致恰达耶夫的流传而惹恼了沙皇,被驱至南方流放,但因政治热情未减,且与总督沃龙佐夫相处不睦而被遣送父母
3、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接受流放中的流放(∀∀#∃%&∋∀∀#∃%)。说来应该是天作之合,就在这令他苦闷不堪的穷乡僻壤,他竟然与一别6年,前来邻村省亲的凯恩再度相逢。6年后的凯恩音容未改,美丽依旧,诗人爱的激情重又燃起,一对有情人在这里频频幽会,弹琴吟诗,度过了短暂却又令人销魂的时光。凯恩临离开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普希金对其想念日切,可谓梦绕魂牵,每日里数封书信表达对她与日俱增的思念,絮絮回忆与凯恩度过的时时、分分、秒秒,几个星期后,凯恩收到了普希金寄来的新近出版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第2章,其间将塔吉亚娜写给奥涅金的诗行摘
4、录出来献给凯恩,以此寄托对凯恩的万千情怀:#于是正是在这一瞬间/不就是你,亲爱的幻影/在透明的夜色里你一闪而过&&∃((∋)∗+∀&,+,−!+∋!.//∗#∃0,,0∃+∋01!.,/23+4&5!+6∗,!+∗,∃.%!7∃,..),夹着书页中的还有由此衍生而出的诗作致凯恩,一并赠送,激情歌颂凯恩的美,真情表达对凯恩的爱。全诗6个诗段,按内容来分,每两诗段为1部分,共3个部分,就情节而言3个部分相互关联却又独自成文,同时整首诗的时间流程复现了诗人人生3个阶段,即第1、2诗段的彼得堡时期(1817
5、1820),第3诗段的南方流放时期(18201824),第4至第6诗段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的#流放中的流放∃时期(18241825)。第1部分写诗人与凯恩初次相遇的惊喜与别后的思念。诗歌以#我记得&&∃开启了悠扬动听的爱的咏叹调,把人们带入诗人与凯恩的最初相会,写了诗人感情的萌生。对于普希金来说,因4489::(;<=>/2010.6文学名作欣赏了这个#幻影∃一样的美女的出现,整个世界在这#美妙的一瞬∃发生了变化,她是爱的天使,给诗人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妙的一瞬∃的惊喜,而且这位天使以她#温柔的嗓音,可爱的面影∃支撑
6、着他应对彼得堡#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对那#犹如纯洁优美之精灵∃的凯恩的梦绕魂牵帮助他抵挡着人生毁灭性的打击。凯恩就像守护神,保护着爱她的人的纯洁与心灵的和谐。第2部分的两个诗段分别写了两次流放,一次为南方流放,一次为米哈伊洛夫斯科耶的流放。人生的风暴与惊恐随之急剧降临,一次接一次的流放无情地将诗人推入情感与人生的低谷。第2部分最具悲剧气息,继续着第1部分就已道明的、升华着的#往日梦想的消散∃,这种#继续∃通过诗人的用词对比昭然世人。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同样的词表达全然不同的心境。初次相见后最让诗人铭记的是凯恩#温柔
7、的嗓音∃与#姣好的面容∃,在流放的岁月里,他忘记的也恰恰是凯恩的#温柔的嗓音∃。生活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格外珍重与格外想念的却常常是复原不了最珍爱之物的原想模样,忘却的也常常是最为想念的人的最应该牢记的细节,也就只能凭借情感的设定而将其框定得更美,即原先现实中的#娇好的面容∃已经变成此时幻觉中的#天仙般的面容∃,#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嗓音,/还有你那天仙般的面容∃。其实是在反证法: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你的#嗓音∃、#面容∃,我忘却了的也只能是你的#嗓音∃、#面容∃,你的#嗓音∃与#面容∃让我忘而难忘,忘而更想当初之想,忘而更爱当
8、初之爱,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矛盾统一,这就是诗人普希金的爱情辩证法。忘却的后果是惨痛的。在闭塞和偏僻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孤独苦闷丧意使得诗人近乎万念俱灰,艰难地熬度时光,借诗中的主人公具体心理状态突出了浪漫主义的概括性特征,但有别于前辈茹科夫斯基,普希金的诗歌主人公悲剧情感谜底并不是靠浪漫主义的双重世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