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78455
大小:18.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6
《优秀关于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提要:市人大民宗侨外委近期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调研,提出了加大统筹组织协调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等建议,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情况,准确掌握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加快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根据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工作安排,开展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情况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教育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加强领导、完善机
2、制、强化措施、精准施策,民族地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扶贫成效明显。截至2016年5月,**、**、**、**、**5个少数民族区县,共有幼儿园583所,在园学生9.2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88所,在校人数368235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人数65079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人数24545人;高等职业院校2所,在校人数4545人;在校和在园学生总数达55.4万,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完备的教育体系,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接近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民族区县已经达到教育扶贫攻坚阶段目
3、标,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基本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坚持聚焦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和市级建设资金28.1亿元,用于中小学校园安全、初中改造、营养改善计划食堂建设、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学前教育推进等工程,新、改、扩建校舍面积160.4万多平方米。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06年以来,市级设立基数为300万元的市级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并保持每年10%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市教委、市民族宗教委投入民族教育专项资金4493万元,用于改善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加
4、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发挥民族地区重点学校的辐射带动功能,推进“数字校园”“三通两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形成面向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卫星教育网络,及时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中小学。(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得到落实。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努力保障不让民族地区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认真贯彻《关于完善建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政策的通知》规定,摸清建卡贫困户学生底数,建立建卡贫困学生库,一对一实施精准资助,努力消除“因学致贫”。截至2016年9月,全市安排各类资助资金56.23亿元,惠及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38万人次(不含高
5、校学生);市级预算建卡贫困学生资助资金4020.42万元(高中及中职),直接资助民族地区16314名建卡贫困学生,其中高中9849人,中职6465人。(三)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坚持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薄弱环节来抓。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增加投入、扩大资源、补充教师、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初步构建起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幼儿园督导考核评估机制和“三类”(贫困、残疾、孤儿等)资助体系,“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入园贵”有所改善
6、,学前3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75%。认真落实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等级评估、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等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四)中小学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工程,较好改善了教学条件。2013年以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划片招生”的政策,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和乱收费行为,民族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7、99%左右。全面推进体育、艺术、科技实验活动(简称“2+2”项目),实施以社会实践教育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捆绑发展”计划,让全市最优秀的高中学校和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结对子,让优质学校向民族地区高中学校输出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团队,提升民族地区高中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比如**一中等4所优质学校分别对口帮扶**“领雁工程”学校,县域内13所城镇优质学校与13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捆绑发展,通过互动交流、捆绑考核、共同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实施“普通高中发
8、展促进”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