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思想特色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

ID:43470827

大小:1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4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_第1页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_第2页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_第3页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_第4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渊明的思想特色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为人爽宣,安贫乐道;他的作品淳美平淡,物我丰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他农村生活的情景,开创了田园体,为古代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的思想是儒家、道家,还是他家?千百年来众口不一。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个人,尤其是陶渊明这样一位哲学家、诗人兼具的杰出人物简单化。品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发现,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儒道是他思想的主要支柱,玄佛墨是其不可缺少的补充。具体分析如下:一、陶渊明的出世与其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自然的理性化思想:生活俭朴、思想天真、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秉要执本、清虚自守。这一切与

2、陶渊明的自然观恰恰不谋而合,他的为人处世与诗歌作品,可谓把道家发挥到极致。他的“自然”首先表现在他的诗歌作品的语言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锄禾归。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无一语不天然,清新如甘泉。陶渊明的自然本性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情真意切的。缕缕炊烟,萋萋芳草,浓浓香醇,涓涓细流都成为他情不自禁的理由。陶渊明的自然人格更可贵的还在于他豪放旷达的生死观。被认为是其绝笔的《自祭文》、《与子俨等疏》与其中年时拟做的《挽歌诗》无不流露作者的洒脱的生死观。在几首诗中,它反复强调“天地赋命,有生必死”这种新陈代谢的人生观点,甚至认为天地把自己生出,让自己成人而不是成牛成马,是自己

3、的大幸。死只不过是一个人生于大块又溶于大块而已,何悲之有?更何况“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亦悲,他人亦已歌”呢。所以他对死的看法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总之,陶渊明无论其归于自然及放达的人生观,还是似乎信手拈来不事锤炼的诗歌语言,都闪耀着其道家思想天然本色自由的光芒。二、陶渊明的入世与其儒家思想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官,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做过宫。身处于这样一个仕宦之家,奠定了他儒家思想的坚实基础。陶渊明生于晋宋易代之际,从小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凡有志之士,都会产生拯民于水火、建立一世伟业的信念,早年的陶渊明也不例外。面对纷乱的现实

4、,陶渊明自然希望能大显身手,大展宏图。这种早年的远大理想,即使在他中年以后回忆往事的作品中也可找到踪迹,例如“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洲”,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英雄形象。目睹江河日下、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为了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曾经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并非是他热衷官场,贪图名利,而是在于他想通过做官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陶渊明的仕途之路充满了艰辛坎坷。初在荆州刺史桓玄处任小官时,官场的尔虞我诈就给他带来了思想上的愁苦,由此产生“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厌倦情绪。在36岁那年冬天,他借母亲孟氏之故去职回家。可以说,在“大济

5、苍生”的政治理想支配下,陶渊明是留恋官场的,并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仕而归,归而仕,在五次反复中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信念。他的最终归隐,实是屡次受挫后的无奈选择,这种归隐的背后,不是飘逸潇洒的风度,而是理想破灭的莫大痛苦。辞官后的陶渊明虽然有脱离樊笼重归自然的超越,但也没有完全忘怀政治。《读山海经》反映他儒家的壮志豪情;《责子》反映了他对五个孩子不学诗书而恨铁不成钢的儒家思想,对五个孩子的命名也充分体现他希望孩子成圣成名的儒家思想的期盼。三、陶渊明的佛家思想和墨家思想陶渊明的处世哲学和诗歌思想在以儒家思想和玄学思想为主流的同时,也毋庸置疑地杂糅了佛家和墨家思想。首先,在陶诗中,“

6、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中“空”与佛家的“性空”义近相渐,陶渊明超然物外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佛家思想的体现。其次,时称“浔阳三隐”之一的陶渊明所处之地与佛家好朋友慧远和尚相距不远,朝夕的相处不可能不染上“佛风”。再其次,敦煌文书《金刚般若经》佛典中《归极氏赞》中“皈去来,皈去来”,僧亮《释典》中的《归去来》、《隐去来》与其《归去来兮辞》相近,僧亮本身就是陶渊明时代的佛家。凡此种种表明,陶渊明的佛家思想不但有,而且很浓。在其他诗中,陶渊明也表明“选贤任能,重才贵士”、“人人劳动”的墨家思想,在陶渊明的后半生中,他上反儒家对劳动不屑一顾的做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躬耕垄亩。所有这一切都闪现了陶渊明墨家

7、思想的光芒。四、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一生的经历是曲折而又充满气节的。从幼年丧父到不为五斗米折腰,清苦的生活从未消磨陶渊明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之志;然而,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陶渊明又深谙“忠君”之道,在理想与现实的分离中懂得勇敢追求,也舍得放弃;当归隐田园时又能表现出高旷的襟怀与淳厚的情味,人在世俗,心却独自旷远。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