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

ID:43468048

大小:2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3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_第1页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_第2页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_第3页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_第4页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土高原文化黄土高原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陕北黄土高原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如此经过多次大的反复,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由此可知,时至周后期,黄土高原文化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这是一种多元体文化结构,是牧、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后所产生的合成文化。

2、在这个融合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起着决定这种文化的性质的作用,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又源于多部族的融合。这种合成文化,既区别于华夏的农耕文化,又区别于其他游牧游猎部族的牧猎文化,因而它有着自己多方面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逐渐稳定下来,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1]黄土高原文化-特色文化威风锣鼓威风锣鼓威风锣鼓在历史上人们把它仅作为激发斗志,奋勇杀敌的一种战斗号角,而后便作为民族艺术流传下来,成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文化。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

3、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2]黄土高原文化-窑洞文化 窑洞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

4、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风水:在黄土高原居住环境中,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与布局。按照风水理论,一块吉地大体上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最好再有“朝山”、“龟山”、“蛇山”。这种理想山势,在平原并不易找到,而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风水宝地”。山西汾西县的师家沟村,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其祖上师法泽看上的风水宝地,遂在这黄土坡上建立宅院,发展成村落的。 窑洞民居产生于黄土地,隐藏于黄土层中,没

5、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窑洞村落星罗棋布于黄土原下。 窑洞潜藏于黄土下的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这唯一的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着窑洞的个性。各地窑居者,不管经济条件差别多大,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历代工匠也都经心血倾注在这唯一的立面上。 窑洞窑洞院落或窑房混合院落的拱形门洞、门楼,一直是传统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宅门可表现房主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势等。按中国风水观念讲,“宅门”是煞气的必由之路,所

6、以要用镇符镇住煞气,镇符在民间流传最广且最具感情色彩的形式是贴门神。后来演化为年画、楹联等。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张三丰元代窑洞遗址,是至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窑洞。建于元代延祐元年(公元1344年),距今600多年。[3] 黄土高原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她,便是陕北民歌。 主要曲种 陕北是民歌荟

7、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陕北民歌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陕北民歌舞剧《挂红灯》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

8、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