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65080
大小:301.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3
《卓资县自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卓资县自然概况卓资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南部,东经110°51′~112°56′,北纬40°38′~41°16′,西倚呼和浩特市,北靠察右中旗,东连察右前旗,南邻凉城县,东南、西北、东北分别与丰镇市、四子王旗、察右后旗接壤。全县东西长92.6公里,南北宽67.7公里,总面积3119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223906人。县府所在地卓资山镇西至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73公里,东至乌兰察布市政府所在地集宁区52公里,距北京380公里。京包铁路、京藏高速、110国道横穿东西全境科左、集凉
2、公路纵贯南北。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离卓资山镇60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卓资山镇,邮编:012300。代码:150921。区号:0474。拼音:ZhuoziXian。 【行政区划】卓资县辖5个镇、2个乡: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大榆树乡、红召乡。7个乡镇共有925个村民小组。【历史沿革】因卓资山得名,原名桌子山,因山顶平如桌面,故名。 卓资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繁衍生息。唐尧归冀州,虞舜时属并州。西周时属并州代国,东周时为林胡、楼烦地。战国时期属赵国云中郡。秦初分属
3、雁门、云中郡。后为匈奴地。西汉到东汉属定襄、雁门郡,东汉末年到三国归鲜卑。两晋南北朝初为鲜卑、柔然、突厥游牧民族争地,后为北魏王朝地。隋朝属定襄郡,唐属单于大都护府,后属丹应天军。辽金分属集宁路集宁县和西京路丰州。元朝,分属中书省集宁路集宁县,中书省大同路丰州。明初属官山卫,后为蒙古察罕右翼诸部。清初,属察哈尔正红、镶红、镶蓝旗。光绪十年(1884年)属山西省归绥道丰镇厅、宁远厅。清朝末年,清政府为履约“庚子赔款”,允许关内汉族迁徙垦荒,随后大量移民迁入。民国初年仍延用清制,将厅改县。民国3年(1
4、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丰镇、凉城和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正红、镶红、镶蓝旗。民国18年(1929年)属绥远省丰镇、集宁、凉城、陶林、武川和察哈尔省正红、镶红、镶蓝旗,1937年旗县统归绥远省。是年秋,属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1945年日本投降,恢复民国建制。是年10月,贺龙率领晋察冀部队第一次解放卓资山,12月由凉城、丰镇、集宁、陶林四县析置为龙胜县。1948年9月第二次解放,恢复龙胜县建制,隶属绥远省集宁专署,旗县并存,蒙汉分设。1952年5月经政务院批准改称卓资县至今,隶属乌兰察布盟。20
5、05年8月,隶属乌兰察布市。2000年,卓资县辖2个镇、1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28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卓资山镇26607旗下营镇15415哈达图乡9651八苏木乡8525十八台乡12454梅力盖图乡6037马盖图乡7226印堂子乡12904大榆树乡3609后房子乡12114六苏木乡9728白银厂汉乡9604福生庄乡7458三道营乡95弼复兴乡11523碌碡坪乡3648东河子乡3319红召乡3486。 【地形地貌】 地处内蒙古高原东沿丘陵地带,属阴山山系,东西北
6、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中间是条狭长走廊,从南向北呈阶梯状,海拔1200米到2300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7%,中南部属于冲积平原的滩川地带,有隆盛庄滩,黑土台滩,巨宝庄滩,官屯堡滩和三义泉滩;西北部多为玄武岩覆盖的丘陵;东部低山区,沟谷发育,坡陡矩,大部分是V形。山脉属阴山东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黄石崖山主峰高3335米,为县境最高点。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黄粱沟山、燕菜沟山、平顶山、盘羊山、兴东会山和大盘梁山。【气候资源】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寒暑变化大,空气干燥,春
7、季干旱风大,夏季受季风影响,降雨较集中,秋季凉爽,日照充足,冬季经常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寒流的影响,寒冷而少雪。光能资源本县海拔较高,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59~76%,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35~140千卡/厘米²之间,其中作物生长期(4~9月份)太阳总辐射达88.07千卡/厘米²。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4%,为夏季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资源。热量资源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5℃,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零下16℃,7月最热
8、,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8℃,极端最高气温为35.2℃。年平均气温分布基本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为5℃左右,西北部0~2℃,东部2℃左右,南部3~4℃。≥0℃积温分布:西部2766℃,西北部2000℃,其余地区为2200~2400℃。≤10℃的积温分布:西部2213℃,西北部1400℃,大部地区为1800—2000℃。本县无霜期短,年际变化大,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西南部最长为110~130天,旗下营达135天,北部和西北部最短在90天以下,东中部广大地区多为9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