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40445
大小:155.6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2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6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6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稷下学宫是齐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齐国君主对稷下学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这表明稷下学宫A.促成了学术百家争鸣局面B.适应了诸侯变法需要C.实现了诸子百家平等共存D.兼具学术和政
2、治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反映了稷下学宫的学者既有学术研究的一面,又有议论国事的政治职能,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关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变法改革,故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诸子百家是平等共存的,故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学术和政治的职能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2.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
3、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柔和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结合材料“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可知强调
4、的是思想的融合与同化,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的民贵君轻是继承的孔子的仁政思想,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A选项排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探究世间万物达到对理的认识,属于二程自创的主张,C选项排除。经世致用是顾炎武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救世良方,D选项排除。【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董仲舒是为适应汉代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从揉合“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入手,而精心炮制的一种专门为政治统一作理论解释的学说。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编造了“天人感应”的政治理论;适应加强君权的需要,敷衍了“君权神授”的神学目
5、的论;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的相关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适应维护和延续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并,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主张等等。3.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
6、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4.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
7、发展长期停滞B.残酯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C.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选项排除。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选项排除。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C选项排除。5.马克思在18
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D.“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答案】A【解析】【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