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31332
大小:770.4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2
《高级中学数学必修5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及其精彩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5知识点总结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②,,;③;④.(正弦定理主要用来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⑤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三中情况)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A为锐角)求B。具体的做法是:数形结合思想DbsinAAbaC画出图:法一:把a扰着C点旋转,看所得轨迹以AD有无交点:当无交点则B无解、当有一个交点则B有一解、
2、当有两个交点则B有两个解。法二:是算出CD=bsinA,看a的情况:当ab时,B有一解注:当A为钝角或是直角时以此类推既可。3、三角形面积公式:.4、余弦定理:在中,有,,.5、余弦定理的推论:,,.(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三边求角)6、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设、、是的角、、的对边,则:①若,则;CABD②若,则;③若,则.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A、B,-/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千
3、米的C、D两点,并测得∠ACB=75O,∠BCD=45O,∠ADC=30O,∠ADB=45O(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目标A、B之间的距离。本题解答过程略附:三角形的五个“心”;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7、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8、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9、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10、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11、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n+1
4、>an).12、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n+15、②2()③(为常数18、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19、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20、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⑤.21、若是等差数列,且(、、、),则;若是等差数列,且(、、),则.2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①;②.③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则,且,.②若项数为,则,且,(其中,).24、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符号表示:(注6、:①等比数列中不会出现值为0的项;②同号位上的值同号)注: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①②(,)③(为非零常数).④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25、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注:由不能得出,,成等比,由,,)26、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27、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28、若是等比数列,且(、、、),则;若是等比数列,且(、、),则.29、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①.②30、对任意的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系:7、[注]:①(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②等差{}前n项和→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附: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⑴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在时,有最大值.如何确定使取最大值时的值,有两种方法:一是求使,成立的值;二是由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的值.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与函数对应关系如下:数列通项公式对应函数8、等差数列(时为一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应函数等差数列(时为二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我们用函数的观点揭开了数列神秘的“面纱”,将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看成是关于n的函数,为我们解决数列有关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例题:1、等差数列中,,则.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
5、②2()③(为常数18、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19、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20、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⑤.21、若是等差数列,且(、、、),则;若是等差数列,且(、、),则.2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①;②.③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则,且,.②若项数为,则,且,(其中,).24、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符号表示:(注
6、:①等比数列中不会出现值为0的项;②同号位上的值同号)注: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①②(,)③(为非零常数).④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25、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注:由不能得出,,成等比,由,,)26、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27、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28、若是等比数列,且(、、、),则;若是等比数列,且(、、),则.29、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①.②30、对任意的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7、[注]:①(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②等差{}前n项和→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附: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⑴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在时,有最大值.如何确定使取最大值时的值,有两种方法:一是求使,成立的值;二是由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的值.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与函数对应关系如下:数列通项公式对应函数
8、等差数列(时为一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应函数等差数列(时为二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我们用函数的观点揭开了数列神秘的“面纱”,将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看成是关于n的函数,为我们解决数列有关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例题:1、等差数列中,,则.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