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25253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高中语文《老子》讲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子》讲析陈鼓应、兰喜并第一章解读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这个“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上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用来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意义: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本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
2、”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活动过程。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这个“不见其形”而被称为“无”的“道”,却又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
3、的一个活动过程。由于这一个过程,一个超越性的“道”和具体的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形上的“道”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本章只在说明:一、“道”具有不可言说性,“道”是不可概念化的东西。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许多人以为老子的道理很玄虚,所谓“玄之又玄”。其实老子这句话只说明在那深远而又深远的根源之处,就是万物所从出的“道”。至于老子说“道”不可名,事实上他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概念,即“道”之不可言说性与概念性等。在二十五章上,老子说到这个形而上之实存体是个混然状态的东西,无以名之,勉强用一
4、个“道”字来称呼它,这只是为了方便起见。老子说到“道”体时,惯用反显法;他用了许多经验世界的名词去说明,然后又一一打掉,表示这些经验世界的名词都不足以形容,由此反显出“道”的精深奥妙性。第二章解读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绝对的、永恒的(如第二十五章所说的“独立不改”),但是形而下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动的。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不断地在变动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5、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著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拨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著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这里所谓的“圣人”是理想人物的折射。“圣人”和众人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众人先走一步而已。“圣人”的行事,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
6、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3专心爱心用心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这个意思。“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生”和“为”即是顺着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然而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解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功成而弗居”的精神。(以上选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
7、华书局1984年版)第十九章解读这一章承接上一章讲。人们自然无为的生活状态由于人为而改变。“人为”即“伪”。“伪”是由智巧谋虑所引发,所以要恢复自然无为的生活状态,就要“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这样才能恢复人的纯朴本性。“弃”“绝”是从已经发生的角度来讲的,这就犹如已经染病然后再治病一样,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发生。所以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要从根本上防止“人为”即“伪”的产生,需要依属更为根本的原则,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朴”都是指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因为智巧谋虑产生的关
8、键是质朴本性的迷失,所以要防止智巧谋虑,就要保养自然天真的本真状态。老子认为,婴儿的心态和神态就是自然天真的,所以他主张要“复归于婴儿”。孟子也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不失赤子之心”也就是“见素抱朴”。明代李贽曾写《童心说》,讲“童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