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

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

ID:43421192

大小:1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01

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第3课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自主学习】一、北方小驹1、优越家境(1)出生在北方小城斯塔吉拉,常随父亲出入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2)作为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素养。2、才智超群(1)17岁那年,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学园学习。(2)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显示出超凡的才华。(3)敬重老师,但并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3、思想主张(1)思想:人要追求尽善尽美

2、的境界,但不放弃现实的幸福。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的存在。肯定是真实的存在,而且实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的感觉。认为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好现实性。(2)特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二、博学家1、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被誉为“”。2、在哲学领域: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提出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3、在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4、在《》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5、创立了工具科学——,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

3、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始终贯穿于其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三、教师生涯1、宫廷教师: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其为其子的私人教师。2、创立学园:公元前335年,在雅典东郊创立“”学园。3、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喜欢边散步边讲学,人称他“”或。4、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5、寂然离世: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他认为天然合理,却在遗嘱中要求解放家奴。【合作探究】关于中西方古代思想中“中庸”思想的比较:【当堂检测】1、阅读下列材

4、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2)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

5、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得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柏拉图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柏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标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三种人”分别指谁?试指出“国家”的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第二单元第三课亚里士多德【合作探究】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

6、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当堂检测】1、(1)①材料一研究人本身,既提到完美的境界,也要追求现实的幸福。这一观点对柏拉图思想有继承,也有突破。②材料二提出人生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③材料三是他的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1)政治家应首先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目标是建立理想国(2)“三种人”是指护国者、卫国者、生产

7、者;三种人各司其德,各守其位(3)敬重老师但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探索精神;亚里士多德经常把柏拉图当作批评的对象,指责其某些错误的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