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16714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30
《河北省西八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邓稼先》教学设计(二)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八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 教学设计(二)课题名称:《邓稼先》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年级:七年级下学期一、理解课程要求Ⅰ、教学目标2、理解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的民族性,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邓稼先的高尚品德4、理解本文散而不散的写作特点,品味语言句式之美Ⅱ、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3Ⅲ、教学方法:情感渲染法、朗读法、默读法、探究法、讨论法Ⅳ、教学设计思路立足在很高的高度上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解读六部分的内容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标题的理解能力。同时,借助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更好地了解人物,培养学生
2、的爱国精神。Ⅴ、教具:文字材料、图片、课件Ⅵ、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解读课文前两章二、教学活动一览表教学活动1.预习设计2、检查预习3.导语(情感蓄势阶段)4、解读课文前两章三、各个教学活动框架教学活动1、预习设计一生负责找出文中生字,并查出读音,上课展示。一生负责查词语含义,上课展示。2.搜集有关邓稼先的成就及感人故事、图片等,体会其崇高的精神,准备上课使用。教学活动2、检查预习完成预习设计检测(多媒体显示)(1)为下列加黑字注音。彷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选聘元勋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殷红宰割 筹划(2)解释词语并造句。仰慕:敬仰
3、思慕。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教学活动3、导语(情感蓄势阶段)深情朗读郭沫若诗歌《炉中煤》,解读诗意,以其浓烈深沉的爱国痴情感染同学们。归结:我爱我的祖国,我为她甘愿燃烧自己,不惜一切。你爱你的祖国吗?课件展示:侵略军侵入中国,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的镜头。然后打出文字“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抢占广东
4、广州湾,“租借”99年……同时展示一块块领土从中国版图上被撕下,并伴随沉重的声音。问:目睹如此惨烈的现状,你有何感想?引出邓稼先面对苦难屈辱的过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哭泣,而是发愤图强,立志报国。他们明白,要想让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侵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终于:课件出示: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问: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感言:是谁有如此惊天之举?引出邓稼先。教学活动4、解读课文前两章步骤一默读并思索如下问题(课件出示)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思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两个小标题的妙处
5、。到此文章可以结束吗?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哪些可以补充文中事例?第二章为何略写?如果详写效果会如何?方法:学生个人独立思索10分钟,而后讨论3—5分钟,然后学生展示。老师起组织引导纠正补缺及点播作用。3.方法引导(1)学生在概括第一章段意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用标题当作段意。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与邓稼先没有关系,或说段意无头无尾,不知在说谁,以此引导学生。学生在概括第二章段意时,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找事件,然后再找事件外的其他段落在写什么内容。然后二者相加即是段意: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
6、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以此避免段意归纳不完整。(2)可让学生从如下角度分析标题的妙处:修辞、句式、内容、作用4.明确以及知识准备内容概括第一章: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第二章: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关系:二者互为补充,共同表达邓稼先的伟大与卓越。小标题的妙处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从……到……”彰显了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把邓
7、稼先置于中国漫长的历史背景之上;运用对比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变化;其中运用拟人修辞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屈辱与强大,给人印象深刻。概括了中国乃至世界近一百年的历史,从而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于是邓稼先就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慢慢走来,其形象顿时光芒万丈。B.“两弹”元勋:元勋,立大功的人。“两弹”,高度概括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两
8、件惊天之举,从而有力的突出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不能结束。这样行文不完整,人物形象刻画不丰满。关于细节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