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05295
大小:7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1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5.1农业生产活动 人教大纲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1农业生产活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2.了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基本要素和一般模式。3.掌握农业分类的依据和类型。能力目标能够以当地某种农业为例,分析该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所属农业分类,并说明该农业主要从事农事进行的时间,从而进一步理解农业生产特点。德育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教学重点1.农业生产的特点。2.农业生产的分类。●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2.判断不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教学方法1.从农业生产的概念出发,逐步分析农业生产的特点和
2、农业的分类。2.结合身边事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教具准备1.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制作出来,增强直观效果并进行对比,了解各自特点及分类情况。2.收集新闻资料,及时了解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生产情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册课本中认识和学习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了解到了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的场所,而且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那么,我们应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呢?
3、我们再来学习人文地理,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关系。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对环境施加影响。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板书)。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单元我们学习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我们先学习“5.1农业生产活动”(板书)。[新课教学]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回答:1.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2.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如何?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加以点拨、总结。农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
4、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活动。在自然界,动植物的种类丰富多样,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有目的的劳动,将有价值的植物或动物加以培植或驯化,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发展。同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又通过文化交流,把这些动植物品种加以传播,从而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的类型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如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地区等)的农业生产情况有何差异。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的农业生产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投影展示:我们选取一组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照片、图
5、片或电视镜头等给学生放映出来,以增强现实感,通过真实的图片或画面,了解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如课本下一节中的两幅图:三江平原的农业景观和青藏高原的农业景观;联系初中课本中我们所学过的内容,还可放映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情况:如我国北方的旱地耕作业,东北地区表现为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土壤以黑土为主,可以生长春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棉花、甜菜、花生、亚麻等;而同是北方的华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土壤以黄土为主,农作物主要以冬小麦为主,另有玉米、谷子等,其生产方式和播种,收获的时间也有差异;还有江南的水
6、田生产方式,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农作物则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油茶、柑橘、甘蔗,到海南岛还有橡胶等等;在西北地区的农业则表现为绿洲农业和草场畜牧业。承转:我们首先了解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和我国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然后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哪些特点呢?一、农业生产的特点(板书)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农民运用工具劳动、利用动植物的繁殖、生长,来获得物质的生产部门,其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控制生物再生产,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过程。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土地,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它具
7、备以下两个基本特点:即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1.地域性该特点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农业生产本身看,因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而不同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同,各自要求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是从环境条件来看,世界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差别很大,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如以我国粮食生产为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生产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究其原因,水稻喜温喜湿,生产过程复杂,用工量大;小麦耐旱耐寒,适应性强,适合平原地区的机械化生产。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生长期长;人口稠
8、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南方人喜食大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