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

ID:43401293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_第1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_第2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专家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材:新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4-25页《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执教:福建省邵武市小学黄德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评析听了黄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总体感觉这是一节成功的研讨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一开始就出示课件,让学生“比眼力”――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字很小,看不清楚),谁能读出来?感知“图形的放大”――将图形放大,使图形看不完全,让学生进行思考“怎么办?”同时感知“图形的缩小”――将图形适当缩小,使学生看清楚。教师这样让学生感知到“图形的放大”和“图形的缩小”,引起了学生的对比思维,从而对图

2、形的放大这一概念的本质进一步得到了认识,然后导入新课。教师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二、精心设计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而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灵活的处理了教材。书本教材一开始的两幅图其实就是放大,如依照教材这样来处理,知识的呈现与展开就好像不到位,黄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现有的思维方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让学生“为巨人设计教室”的情境,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举例使学生知道可以设计什么,按相同的比怎样设计等,让学生有一

3、些直观的感受。2、在学生知道“为巨人设计教室”后,让学生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按4:1的比设计“巨人教室”放大图,同时使学生理解按4:1的比放大的意思;黄老师又追问:还可以把图形按几比几放大?以让学生自己操作按3:1的比画出放大图,这样促使了学生的思维由点向面展开,丰富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教师如此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在亲历把图形放大的过程中明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就是放大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从而掌握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方法并了解比的前项、后项的意思。3、在认识了怎样的比表示放大,怎样的比表示缩小后,黄老师适时出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

4、学,尝试独自完成缩小图;学生完成并汇报后,再让学生按2:1的比完成缩小图。当学生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后,要求学生对缩小前后斜边的比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按2:1的比把三角形缩小时,各对应的边比都是一样的。这样在图形放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学图形的缩小,让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从而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照板书,一下子就发现了比的前项大于后项的比表示把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小于后项时表示把图形缩小,这比一开始就揭示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三、通过加强对比,提高学生

5、的分析能力本节课黄老师注重加强对变化前后照片的对比,让学生仔细仔细观察、交流、思考放大图和原图,缩小图和原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归纳概括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在变与不变中找出本质的东西,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初步体验图形的相似,理解了判断把原图形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的窍门,明确了比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的放大,比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的缩小。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亲近数学,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练习中加强对比。1、出示姚明图,分析并理解哪幅图是图A按2:1放大的,哪幅图是图A按1:2缩小的。

6、这样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放大的比有什么特点?缩小的比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白,比所表示的具体含义。2、(1)将正方形按1:3缩小,重点思考: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1:3吗?(2)将长方形按2:1放大,重点思考: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2:1吗?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另外,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懂得图形按比放大或缩小时,面积的比和边长的比是不相等的,避免了学生认知上的错误。整个练习的设计,对本课的学习作了恰当的补充,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强度加大,体现了一定的张力,练习的层次性体现出来了,提升了其练习效果。总之

7、,黄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构思新颖,整个教学过程,黄老师积极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丰富的现实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更为学生自

8、主研究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