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时规范练41环境保护(选修6)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41 环境保护(选修6) 课时规范练第82页 1.(2018全国Ⅱ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2)说明当
2、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该题考查植被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和植被保护生态的意义。第(1)题,一方面,芦苇的生长需吸收水体及淤泥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水质;另一方面,芦苇也为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3、。第(2)题,一方面从芦苇对湿地生态作用角度分析净化水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从芦苇本身倒伏、腐烂对水体的影响角度进行阐述。2.(2018全国Ⅲ卷)“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
4、栖息的范围。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候鸟越冬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本题需依据材料信息加以分析。鄱阳湖“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枯水期在湖滩建筑蝶形湖,扩大了候鸟的捕食、栖息范围;但是“至次年1月,蝶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其间有近2个月候鸟食物不足,对候鸟是不利的。改进建议应结
5、合具体原因——蝶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来进行分析,如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同时,可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3.(2018四川内江三诊)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
6、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答案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欢蓉生长更好。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得到恢复,红驼食物充足,又促进其数量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平衡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戈壁红驼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梭梭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欢蓉生长更好,又为红驼提供了
7、充足的食物来源,从而使得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4.(2018湖南湘北名校联考)下图为2015年5月28日湖南省湘江河道多艘大型采砂船非法采砂的场景一角。非法采砂船经常在夜间和少数白天靠近河岸采砂,采砂地域不固定,河道采砂危害极大。分析在河道非法采砂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答案河道采砂,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的土地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砂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河道水文环境;大型采砂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浑浊,污染下游水质;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道非法采砂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危害可从
8、对河堤、土地、水文、水质、生态、生物等方面分析。近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