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再研究

人类理解再研究

ID:43396440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30

人类理解再研究_第1页
人类理解再研究_第2页
人类理解再研究_第3页
人类理解再研究_第4页
人类理解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理解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理解再研究生命意识具有三种方式,一是反应意识,二是知性意识,三是概念意识。这三种意识方式都在我们人类机体和大脑的心灵中存在,它们综合地构成了人类的意识方式。当我的手指被火焰烫了一下:在反应意识方式中,我马上会通过我的机体的触觉感到灼疼并作出躲避的行动,生成事物的反应样式。在知性意识方式中,我会通过视觉、疼觉、嗅觉等作出触觉的合成判断,获得火焰会造成灼疼和伤害的感知,并存入大脑的记忆,生成事物的知性样式。在概念意识方式中,我通过符号名称,以及名称组合,女m“火焰”、“灼疼”、“机体”、“会使”、“产生”等等的符号名称,用“火焰”这个符号名称所有被称Z为“火焰”的对象,用“灼疼”这个符

2、号名称所有被称Z为“灼疼”的对彖;用“机体”这个符号名称所有被我们称Z为“机体”的对彖,用“会使”、“产生”的符号名称所有被称之为“会使”、“产生”的对象。这里的对象,既有“火焰”、“机体”这种实体对象,乂有“灼疼”这种感觉对象,乂有“会使”、“产生”这类关系对象。有了符号名称,接下来就有了名称的组合,把“火焰”、“灼疼”、“机体”、“会使”、“产生”等名称符号组合起來,就得到了“火焰会使机体产生灼疼”这样的一种曲名称组合的思想建构。在日木作者梦枕殡所著的小说《阴阳师》里,阴阳师安倍晴明多次和武士博雅讨论“咒”的问题,认为“咒”首先是名称,一块石头在那里,它Z所以为石头,是因为我们给这

3、个被称Z为右头的对彖起了一个“石头”的名称,如果用这块石头砸人,我们乂可以给这个被称之为石头的对象另起一个“武器”的名称,于是这个对彖乂被成为了“武器”。当然,安倍晴明的用意在于讨论人们可以通过“名称”的注入和强化,施以对象“式”的束缚进而使名称成为强有力的“咒”能,这就另当别论了。而对于“式”的理解我们则可追溯到柏拉图的“意式”或“通式”。在柏拉图那里,所有被称之为“桌子”的对象之所以为桌子,是因为有一种“桌”的通式或桌的共相存在于所有被称之为“桌子”的对象中,是桌的通式使它们成为了桌子。这种思想如同屮国宋代的朱熹理学,“理”规范一切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所谓格物致理,就是主张了以“

4、理”这样一个万物的通式或万物的共相来把握一切事物的本质所在。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是:1、当我们用名称这种符号样式去记号和指代被我们所名称的对象吋,我们就使被我们所名称了的对象获得了一种具冇观念和实在双层结构的事物样式,例如“石头”这个名称就是一个具有观念和实在双层建构的事物样式。2、同时亦使我们的意识获得了一种观念的创制能力,即以名称方式的抽象和概括制作事物样式,把反应样式和知性样式的事物感知制作为抽象和概括的名称事物样式。在动物世界,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它们都不会象人类那样用“石头”、“武器”等等的符号来名称事物,制作抽象和概括的名称事物样式,告诉我们这个是“石头”、那个是“武器”。

5、更不会制作名称组合的思维建构,把“火焰”、“灼疼”、“机体”、“会使”、“产生”等名称组合为“火焰会使机体产生灼疼”的思想建构。而对于人类来说,既具有生物世界和动物世界的反应意识和知性意识,又具有生物世界和动物世界所不具有的概念意识。或者说,人类的意识是一种以反应意识和知性意识为底层,概念意识为主导的综合构造。反应意识和知性意识的基础是生命体的生物进化,而概念意识的基础则是生命意识的文化进化。就概念意识而言,它不是人类的天赋,也不是上帝对人类特别眷爱的置入。概念意识是从符号文化的制作中生成和发展出来的,正是符号制作这个文化行为,以符号的制作、符号的名称,符号的定义,独一无二地在人类的意

6、识活动中生成了概念意识,并使人类的大脑、感官和机体,人类的生存方式跟随着概念意识的生成和作为发生了相应的文化进化,成为人类在这个世界所无可改变的生存和发展的选择。数百年前,洛克和休谟以他们的哲学智慧为我们写了《人类理解论》和《人类理解研究》,提出了他们关于观念和知识由來的见解,这些见解在我看來至今仍然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有着我们所需要的汲取,当然亦有着他们的时代不足和缺失,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的探讨。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中深入地批判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外界物象在我们的心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知觉。第一,洛克认为,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它以感知和反省的方式接受外部事物而生成我

7、们的观念;第二,观念由三种物象方式造就,一种是物象本体方式的造就,一种是物象作用方式的造就、一种是物彖能力方式的造就。因此,在洛克看来,一切观念都不是天赋的,人的心屮没有天赋的原则,一切观念都来自于外界物象的经验造就,是物象在我们的心屮所产生的知觉。休谟在他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则认为:1、我们的一切思想材料都來源于感觉,依靠我们的感官和经验;2、一切知识都建立在因杲关系的基础上;3、因果关系是一个事实跟着一个事实的恒常结合,它是经验的,不能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