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

ID:43383646

大小:1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2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梯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3梯形(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的例题与练习较多,可供老师们选用.例1

2、是教材P119的例2,这是一道计算题,讲解时要让学生注意,已知中并没有给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它需要先判定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再用其性质得出结论.例2、例3、例4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2是一道文字题,这道题在进行证明时,可采用“平移对角线”或“作高”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讲解例2,可以再次给学生介绍解决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例3是一道证明等腰梯形的题,它需要先证明其四边形是梯形,即先证出EG∥AB,此时还要由AE,BG延长交于O,说明EG≠AB,才能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然后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选讲此题的目的是

3、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步骤与方法.例4是一道作图题,新教材P119的练习4就是一道画梯形图的题,此例4与练习4相同.通过此题的讲解与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并了解梯形作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知道梯形的画图题,也常常是通过分析,找出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先画出三角形或四边形,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四、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

4、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出问题】:前面所学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基本上是性质的逆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命题: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问:这个命题是否成立?能否加以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启发:能否转化为特殊四边形或三角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求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求证:AB=CD.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

5、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命题就容易证明了.  证明方法1: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F,得到△DEC.  ∵AB∥DE,∴∠B=∠1,  ∵∠B=∠C,∴∠1=∠C. ∴DE=DC.  又∵AD∥BC, ∴DE=AB=DC.证明时,可以仿照性质证明时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DE.证明方法二:用常见的梯形辅助线方法:过点A作AE⊥BC,过D作DF⊥BC,垂足分别为E、F(见图一).证明方法三:延长BA、CD相交于点E(见图二).图一图二       通过证明: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等

6、腰梯形判定方法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几何表达式:梯形ABCD中,若∠B=∠C,则AB=DC.  【注意】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它是梯形,②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119的例2)例2(补充)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在ΔABC和ΔDCB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要能证∠1=∠2,就可通过证ΔABC≌ΔDCB得到AB

7、=DC. 证明: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又AD∥BC,∴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DE=AC. ∵AC=BD,∴DE=BD∴∠1=∠E4 ∵∠2=∠E,∴∠1=∠2 又AC=DB,BC=CE,∴ΔABC≌ΔDCB.∴AB=C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说明:如果AC、BD交于点O,那么由∠1=∠2可得OB=OC,OA=OD,即等腰梯形对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后解题提供思路.问:能否有其他证法,引导学生作出常见辅助线,如图,作AE⊥BC,DF⊥BC,可证RtΔAB

8、C≌RtΔCAE,得∠1=∠2.例3(补充)已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CF⊥BE交BD于G,F是垂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