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53775
大小:7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30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原南郊中学2019届第九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
2、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B.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C.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D.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答案】A【解析】【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
3、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2.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九品中正制……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以官家品评取代
4、私人品评,有利于削弱地方大族的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都是民众不得参与,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弊端并未得到克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九品中正制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并未体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鼓励土地买卖B.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C.社会贫富差距拉大D.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答案】D【解析】【详解】由“用世袭奴
5、婢”到“更多来自雇佣”以及“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可知,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故选D项;“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并不是由于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排除A项;导致宋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均田制的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排除C项。4.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受到
6、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目可知,《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皇舆全览图》由康熙帝下令编绘,圆明园上皇家园林,都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是基础,不是结果,故A项结合。《本草纲目》与西方科技无关,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与这些成就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所以选B。5.据《申报》载: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80年10月公布招股章程后,不到一个月“聚本银三十万光景”。开平矿务局100两的股票在上海价格竞涨到150两左右。电报局的股票在上海面额100两的股票上升到115两。这反映了
7、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B.股价变动反映企业有利可图C.股份制企业模式受到官府认可D.新闻报刊可作史料研究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主要描述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概况,洋务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股价变动反映企业有利可图”仅体现后两句内容,以偏概全,偏离此题主旨,故B项错误;洋务民用企业招股及股票价格上涨,表明股份制企业模式受到宫府认可,故C项正确;“新闻报刊讨作为史料研究依据”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6.据下表可知清末教育改革A.解决了民族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B.延续了“中体西用”的变革思想C.实现了本国文化和外来
8、技术结合D.推动了维新变法主张的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末京师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