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

ID:43353124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30

禅宗的自由精神_第1页
禅宗的自由精神_第2页
禅宗的自由精神_第3页
禅宗的自由精神_第4页
禅宗的自由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宗的自由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禅宗的自由精神发布时间:2008-05-2615:08 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 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以研究康德哲学著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1]此言不确。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试列举数例: (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2、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

3、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并与药。”[2] 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祗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

4、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3] “既是自佛,何愁佛不解语。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4] (3)《黄蘗断际禅师宛陵录》:“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5] (4)《临济慧照语录》:“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6] “如山僧指示人处,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尔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7] (5)《南泉普愿语录》:“才一念异,便

5、有胜劣二根,不是情见,随他因果,更有什么自由分?”[8] “大道无形,理绝思量。今日行六波罗密,先用了因,会本果故,了此物是方便受用,始得自由自在。”[9] “若自作得主,不引经论最省心力,若引经论,将他眼作己眼,不得自由大道。”[10] (6)《圆悟心要》:“可以透脱生死,不在阴界中窒碍,如鸟出笼,自由自在。”[11] “大丈夫须到自得自由自在处始得。”[12] “则个里若亲观其变,则能原其心。既能原其心,则有自由分。既有自由分,则不随他去也。既不随他去,何往而不自得哉?”[13] “今时学道既有志性,当宜勉旃,与古为俦。心期证彻,到脚踏实地处,动用全归本

6、际,千圣不可笼络,解会并亡,得失俱脱,乃是无欲无依,真正自在自由道人也。”[14] 由此我可断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数禅宗的典籍中“自由”为最多。这表明禅宗最重视“自由”,或者可以说,禅宗的根本精神就是自由。禅宗的自由精神既表现在它的根本理念和原初追求上,也表现在它的求道方式和生活风范上。本文旨在阐明禅宗的自由精神之所在以及我们今天怎么看禅宗的自由。二、主体性的建立 禅宗的自由精神首先体现在其主体性的建立上。所谓主体性的建立,不是建立一个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是建立一个与外在道德规范相对的道德主体,在禅宗看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主体。禅宗是要开发

7、生命中最根本、最内在的本源性力量,确立生命的真正主体。生命的真正主体从来都在那里发挥作用,所以人是自由的。人的所有生命活动,从穿衣吃饭到种田打仗到做学问写文章,都是真正主体的发用。但人实际上可能感觉到自己很不自由,活得很不自在,被重重的网罗束缚着。这是因为生命主体还没有直接发用,主体是穿透一层层的障蔽而发用的,因而打了很大的折扣。只有通过修行去除障蔽,使主体直接发用,人才能是真正自由的。禅宗所做的,就是斩断葛藤、使人直截了当地亲证自己的生命主体,使之在自己的生命中直接发用。这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义所在。 对于生命主体,禅家有各种表述。达摩

8、的“含生同一真性”、惠能的“自性”、临济的“真正见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