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52382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9
《治理共享单车乱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治理共享单车乱象的思考华政师生对话系列四十二任同学:共享单车在给人们提供通行方便之余,也遭到不少人的诟病。近日网上有不少指责责的文章,有的说共享单车供给泛滥,有的说共享单车乱停放,阻碍人们行走,尤其是阻碍盲人。您对这些指责如何看?沈教授:如同任何一样新技术的出现,她都表现为双刃性。如当年汽车横空出世一样,它颠覆了有人力和畜力构成的交通工具,她在给人们提供快速运行速度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行走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人类靠着智慧,逐步制定了一套弘扬汽车速度优势,遏制汽车威胁人们安全的交通法规。使得该汽车技术造福人类。任同学:从您
2、的提示看,我们不应恐惧共享单车带来的混乱,而应积极的面对它,发挥人类的智慧,去弘扬共享单车的积极一面,去遏制共享单车的消极一面,使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您的观察中,共享单车已给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利?沈教授:共享单车给社会带来的不利,主要是对公共利益的妨碍。首先表现为共享单车的供给方投放市场的单车,对公共空间占用的挤压。根据媒体的调查和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上海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已超150万辆,而市区可供停放位在60万辆左右。又据北京市规划院报告指出,北京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总量约172万至201万辆,但北京15家共享单车投放的运
3、营车辆已达2356万辆,上述信息显示,共享单车供给可谓泛滥。其次表现为公共空间占用的无次序性,即没有规则的停放。我想是这些因素,引起了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诟病。任同学:经您的这一归纳,还确实是这样。尤其是乱停车,不仅致行人行走不便,而且还破坏了市容的整洁。对这些应该如何进行规范、治理呢?沈教授:我们先谈如何规范共享单车占用挤压公共空间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公共空间为国家所有,任何人在公共空间都必须依法律的许可下,有序行使。共享单车推出之前,自行车属于个人财产权的一部分。人们处于对自己财产的爱护,都会妥善停放于安全之处。住宅小
4、区、学校、单位都会设立一定的区域供个人停放自行车。即使外出,自行车停放在公共空间也是暂时的。共享单车的推出,它突破了这一人们习以为常的秩序。回头一看,原先空旷的公共空间,突然被谋取私利的若干人,或若干公司占用了。这便在占用方与原先可依法自由使用公共空间方产生矛盾。如不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就可能恶化。任同学:你不分析,不知道。但经你一提,这矛盾到真是存在。那如何解决呢?沈教授:共享单车是新现象,但占用公共空间则不是新问题,法学理论、立法都有先例,只是对象略有不同罢了。比如公交汽车线路的设定,高速公路的设定,地铁线路的设定,
5、供水、供气、供电线路设定等等,都是属于对公共空间的占有。各国为防利用公共空间提供服务的供给泛滥,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控制供给,实行严格的事前审批制。任同学:这听上去,似乎有违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啊?6沈教授:自由市场经济不是就一国全部市场而言的,它的应用是有例外的。这一例外,就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市场领域,它不适用自由市场经济的常规做法,即主体充分享有进入市场的自由。这种对市场主体进入市场行为自由的限制,其理论基础是来自社会本位论的法学观。社会本位法学观是晚于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个人本位观之后,伴随科学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
6、革命后兴起的法学理论。其含义是“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这一理论反映到法律上,就是个人所有权不再像过去那样神圣不可侵犯,而是需接受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各国宪法都先后出现了,如同我国宪法第13条第2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的规定。任同学:由宪法这款规定推理,任何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都可以通过立法,来限制个人原先所享有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了?沈教授:你的推理是正确的,根据宪法这款规定,只要该国认为个人自由与
7、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如这公共利益,被验证确实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可通过立法,以限制个人的权利、自由的方法,来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再回到利用公共空间提供服务的行为,为何各国都将其列入自由市场经济的例外呢?其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经济学界称这种市场现象为自然垄断。所谓自然垄断,是指“需求固定,但满足需求,需规模性投资,如允许众多市场主体自由投入,就必然会产生每个主体入不敷出,供给过剩,以至形成社会资源浪费”6。基于社会资源的公共属性,虽浪费的结果由个体承担,但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则有损公共利益。为保护资源的公共属性,因此
8、,各国都通过立法,以限制市场主体自由进入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市场。或许是市场经济中的这种特殊现象,20世纪末诞生了供给则经济学理论。该理论针对“需求自行创造供给”理论,所造成经济呆滞、生产力下降的不利,提出“供给创造需求”的学说。细嚼该学说,其内在含义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下,因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秉性,往往是当某需求出现,供给便一哄而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