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43136
大小:20.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描写中秋的优美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好词好句,希望对您有帮助!描写中秋的优美句子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描写中秋的优美句子 1、时光总是匆匆,今年的中秋节转眼又到了。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皱纹,多少白发。我不能回去看望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祝福。祝愿我的父母亲,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够健康长寿,笑口常开,永远做儿女们避风的港湾,幸福的依靠。 2、冥冥之中流逝了多少的中秋,芸芸众生错落了几多的红尘,多少中秋之夜孤独相守,几多红尘流离了无数的相思之人。中秋离愁,年年又岁岁,轮回哀怨,辗转凉冷之秋。 3、秋之洁爽,月之铅华,夜
2、之思意,心有泥泞。睹洗尽繁华的冷月,寂寥怀春伤秋,中秋月之伤情,月难长明,情更难以久留,感叹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诗宋词的缠绵。读月中秋,洒行行青泪。 4、我眼中的中秋节就像是一张请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请你去参加亲人、朋友的聚餐。请柬的有效期是一辈子,永远不会作废。中秋节是一朵用亲情、友谊灌溉的常开不败的花朵。它将花的清香撒到大江南北,举国上下。中秋节又像是一江的春水,流过每个人的心田,滋润每个人的心灵。好词好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5、中秋之夜,举杯团圆,叶已纷飞情义绵延。思乡的人儿匆忙在远方,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泪已潮湿
3、在他乡,枕边漏进来的斑斑银色的光芒,静静伴随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6、时光飞旋,“不应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间”。月光淡淡,心已鹤鸣,中国的中秋,赋予了中国文人们最缤纷的想象之色彩。红尘之中,那一缕缕的月华情思曼妙,谁是谁的眷恋人?看月光,幽思绪,中秋月圆之夜,寸心远表,自是一番不同风。 7、中秋的夜,谁是谁的陌路。走过了爱的河流,越过了情的执着,谁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千年的清秋。 8、别了中秋的圆月,你那千古传说的柔情恨意。不再陪你心伤涰泣。只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寂寞广寒宫里的儿女,仙境生活继续诗情画意。虽说不上快乐还是幸福,也足已让红尘中的男女
4、情迷千古。天涯一方的你,在中秋月圆的夜晚,你是否也是一样守候孤寂无依。是否一样希望中秋快快离去。 9、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这天最美。月,洒一地的清辉,思乡的游子,或歌亦吟。中秋之夜,他们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灵。中秋月圆,花好情郁之际,古代中国文人们的情怀更是诗意飘逸尽染,词风横荡天涯。 10、不知觉中,泪水滴落在中秋的银色之中,犹如夜色绽放的烟花,绚丽却难以封存,只有残留的余温,相伴啜泣,在流动是夜色中,有谁相知,点滴镌刻的磨痕,谁在那里,驻足长留。 11、人削黄花瘦,满怀的哀伤,铺满了心绪的离愁,泪眼凝眸,仍是那论皎洁的圆月伴中秋,如透明的
5、露珠挥洒了那洁亮玉盘,响亮着淡然的凄凉。好词好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12、侧头仰望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于深邃的苍穹。有凝重的云块,漂浮在周围,犹如远方在游子,写满相思的泪滴。那泯灭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湿的云彩。 13、又到中秋,又见明月,且让我们坐成一个圆圆的月亮,细细地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一任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缓缓在沉重的夜里,踟躇碎步飘逸,心,涌动思念无数,泪,滑过月色的指间,一切都了无声息。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在万家灯火的欢乐中,我却孤苦伶仃,无处栖息明月之
6、身。 15、中秋节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说甜蜜蜜是因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饼;说是酸滋滋的是因为毕竟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是很孤单的。嘴里甜得很可心却有思乡的情绪在涌动。她让我更懂得亲情的珍贵,让我尝到了故乡的甜美及温暖。深刻地了解明明知道在身边却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发现它的重要。在萧瑟、冷清的中秋节点燃了一把温暖的火,去了秋的凉意。 16、秋月影照窗台,缕缕冷风愁绪来。蜡炬无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独白。午夜醒来,窗外的静寂,在惨淡的月光里,越发孤寂难以入眠,两行月夜的相思泪,挂满窗帘,如银色的风铃,在悟中响彻心扉。好词好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7、 17、翻阅着消瘦的日历,如翻过那满是泪痕的记忆,月圆的中秋,挂着晶莹的银露,在日子的扉页上,滑进眼眸,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又一个中秋,又一个不得不在月浪的沙滩上,伫望嫦娥守侯的美丽。 18、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一个民族在这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展览一种韵味独特的魅力。 19、中秋月已圆,情深人亦孤单。是残月缝补了思念,是物与景触动了伤感。相思真如歌,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饮枯心沉醉。独独樽满清澈的月色,迷恋蒙胧泪缠绵。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