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课时规范练30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30 区域农业发展 课时规范练第60页 高考题组1.(2017江苏卷,28)(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2(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是 ,其形成原因是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
2、—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
3、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模拟题组(2018山东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为15~20厘米。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据此完成2~3题。2.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3.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
4、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2.C 3.B解析第2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第3题,果园覆盖的物质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⑤错误。故B项正确。(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4~6题。
5、甲乙4.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5.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6.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答案4.C 5.D 6.D解析第4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5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
6、,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6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2018江西上饶县中学月考)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7~9题。种
7、类2012年2003年产量/万吨比重/%产量/万吨比重/%粮食5895710043070100稻谷2042934.71606637.3小麦1205820.5864920.1玉米2081235.31158326.9大豆13152.215393.6其他43437.4523312.17.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8.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