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ID:43297987

大小:4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9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1页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2页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3页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4页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前,中间件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技术,如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专有系统中间件、面向对象中间件、数据存取中间件、远程调用中间件等。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又向计算机术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起提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和存储量,关键是实现更高的集成度。传统的计算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在当时是最佳的选择。但随着集成的提高,它的弱点也日益显现出来。专家们认识到,尽管随着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单位面积上容纳的元件有限的,在1毫米见方的硅片

2、上最多不能超过25万个,并且它的散热、防漏电等因素制约着集成电路的规模,现在的半导体芯片发展即将达到理论上的极限。因此,有人预测现行的计算机系统将在2010年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为此,世界各国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一代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4种,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可分为模糊、量子、超导、光子和DNA5种类型。1计算要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巨型化是指计算机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可靠性更

3、高的计算机。其运算能力一般在每秒百亿次以上,内存容量在几百G字节以上。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尖端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系统的研究开发。巨型计算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微型化微型化是指发展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携带更方便、价格更便宜、适用范围更广的计算机系统。因为微型机可渗透到诸如仪表、家用电器、导弹弹头等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域,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预计微型机性在一起,今后将逐步发展到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部件、图形卡、声卡的集成,进一步将系统的软

4、件固化,达到整个微型机系统的集成。3)网络化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共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目前计算机联网已经非常普遍,但是计算机网络化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如网络上资源虽多,利用却并不方便;联网的计算机虽多,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的利用率并不高;网络虽然方便,但是却不安全,等等。计算机网络化在提供方便、及时、可靠、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各国在开发三网合一的系统工程,即将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合

5、为一体。将来通过网络能更好地传送数据、文体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用户可随时随地在全世界范围拨打可视电话和收看任意国家的电视和电影。4)智能化5)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以及知识处理和知识库管理的功能等。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是通过智能接口,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与计算机自然对话。智能化的研究领域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在21世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得到极大发展,各种智能机器人会大量出现

6、,要使计算机能代替人类做更多的工作,就要使计算机有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和智能。未来的计算机将能接受自然语言的命令,有视觉、听觉和触觉。将来的计算机可能不再有现在计算机这样的外形,体系结构也会不同。目前已研制出的机器人有的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环境的劳动,有的能与人下棋寺,这都从本质上扩充了计算机的能,使计算机成为可以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的思维活动和脑力劳动的电视。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1)模糊计算机1956年,英国人查德创立了模糊信息理论。依照模糊理论,判断问题不是以是、非两种绝对的值或0与1两种数码来表示,而是

7、取许多值,如接近、几乎、差不多及差得远等模糊值来表示。用这种模糊的、不确切的判断进行工程处理的计算机就是模糊计算机。模糊计算机是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计算机。模糊计算机除具有一般计算机的功能外,还具有学习、思考、判断和对话的能发,可以立即辩识外界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甚至可帮助人从事复杂技脑力劳动。日本科学家把模糊计算机应用地铁管理上。日本东京以北320km的仙台市的地铁列车,在模糊计算机控制下,自1986年以来一直安全、平稳地行驶着。车上的乘客可以必攀扶拉手吊带,这是因为,在列车行进中模糊逻辑计算机芯

8、片。此外,人们又把模糊计算机装在吸尘器里,可以根据灰尘量以及地毯的厚实程度调整吸尘器的功率。模糊计算机还能用于地震灾情判断、疾病医疗诊断、发酵工程控特、海空导航巡视等多个方面。2)生物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这两项高科技的互相渗透,为研制生物计算机提供了可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酸(DNA)处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联想到逻辑电路中的0与1、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电压的高或低、脉冲信号的有或无等,激发了科学家们研制生物元件的灵感。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