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

ID:43296981

大小:107.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9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_第1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_第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_第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_第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104(一)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储煤场,在储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吋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30m处,有6个24n?额定工作压力为3・2MPe额定工作温度为20°C的卧式储罐,作为

2、牛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20卅的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相关资料:氢气在0°C、0.1MPa环境中的密度为0.09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750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830kg/m3。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给出: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吐,在储存区临界量为10t:汽油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

3、为2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t。题目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68)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2、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给岀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屯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3、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给出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选做以下两题中任一个:①找出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②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量。4、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5、如果

4、该厂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安全文化现状如果进行评估?(二)2010年月13H,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馅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吋,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

5、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憾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双苯厂没有制定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

6、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岀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吉化分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林石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吋督促其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六是坏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屮华人民共和

7、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第七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实行的是()A.抽检制度B.监督制度C.审批制度D.代管制度E・审查制度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A・1B・2C・3D・4E・58、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备案。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