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95064
大小:22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8
《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项目财务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项目财务分析报告一、宏观背景说明从行业构成看,由于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发展迅速,带动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增长较快,占比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长31.2%、9.4%和&0%,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在这些行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30.46万元,同比增长30.03%(2455.2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2、8727.7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10%0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03.8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1.54万元,增长率11.66%;实现净利润1877.8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1.96万元,增长率13.40%o三、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必须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要加快建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工作机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决策支撑作用,调动各方力量,瞄准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实化政策支持,扎实稳步地推进
3、各方面工作。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正在清晰地铺展开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战略定力、方针指引、路径方向、政策支撑统一于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目标一定能够实现。2、投资项目建设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必将推动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当地制造业及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二)必要性分析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
4、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一)项目名称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建设项目(二)项目选址XXX工业示范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6259.79平方米(折合约39.37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07%,建筑容积率1.1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9.62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26259.7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450.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723.95
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2804.8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190.68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2452.79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86074.55千瓦?时,折合121.19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10330.77立方米,折合0・88吨标准煤。3、“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86074.55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0330.7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2.07吨标准煤/年。达纲年综合节能量38.55吨标准煤
6、/年,项目总节能率20.6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A)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工业示范区及XXX工业示范区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工业示范区氢燃料电池后备电源电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7、建设。2016年9月,与国资委共同支持中车集团、青岛市在高速列车领域建设了首个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在体制机制、组建模式、管理方式、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积极探索。2017年4月,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提出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重点领域的顶层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构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协作网络。近期,科技部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重点领域布局、组织管理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任务等。下一步,将根据
8、国家战略部署和重点领域产业需求,结合民营企业发展实际,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支持民营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集大、中、小和上、中、下游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打造高层次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平台,集中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