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

ID:43283111

大小:37.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9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_第1页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_第2页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_第3页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_第4页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努力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二)整体思路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点。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6.追求

2、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二、修订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关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任何学科都应该通过课程和教学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美术学科也概莫能外。美术课程标准的修订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渗透,在各个部分都充分加以体现。(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

3、是修订的重要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设定三维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体验学习美术的过程,学会学习;鼓励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采用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张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三)合理设计内容、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负担过重,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减轻学生的负担,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应该是社会的责任,但是教育承担更直接的责任,包括美术在内的各个学科都应该为减负尽力。在以记忆、思考、作业练习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环境下,

4、美术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在替学生减负,因为美术课程所具有的愉悦性、表现性、创造性、操作性实际上就在身心方面给学生减负。尽管如此,美术课程标准依然通过精心的设计,保持着最低限度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应着《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绝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四)依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美术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划分为四个学段,分别对应小学的低、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这种学段的划分方式比较符合儿童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学科目标和内容通过四个领域呈递进关系,显示出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的是“尝试”和“体

5、验”;第二学段强调的是“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造愿望”;第三学段强调的是“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的是“有意图地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而且,在认知和运用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方面的要求也呈递进关系。(五)在知识与技能表述方式上的特点美术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采用了导向性和概略性的表述方式,这是基于对美术课程特点认识的自觉选择。与其他课程比较,美术课程具有非考试性、非量化性的特征,并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民族性和个性色彩,所以适合采用导向性和概略性的表述方式,以便给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充分发挥他们

6、在教学中的选择性和创造性。这种表述方式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所采用的。三、修订内容的具体说明(一)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确定课程的性质是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课程性质一旦被确定就会引起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就会使美术课程更加强调用人文精神熏陶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定性为工具性质,则会使美术课程更加强调基本技能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这一“工具”,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其实,美术课程应该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但由于所谓工具性学科在基础教育体系中被先入为主地认定为语文、数学和外语,导致美术课程无法“挤入”,因此原来美术

7、课程的性质只能被定为人文性。然而,这种定性容易给人以忽略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错觉,而且在调查中也被批评为不属于美术独有的定性,思品、语文、历史和音乐同样可以共享这一定性。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中新增加的,一方面这一限定为美术课程所独有的,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征,有利于引导教师围绕“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展美术教学。

8、具体展开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