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59439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松原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松原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松原市是农业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区,尤其是旱灾对农业的危害最为严重。据有关气象资料记载,50年内旱灾发生频率,春旱为98%,夏旱为72%,秋旱为76%,几乎年年发生旱灾。特别是近几年,降雨明显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旱情逐年加剧。针对干旱实际,近些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总结和丰富群众的抗旱经验,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92年建市以来,粮食生产从300万吨的阶段水平,连续登上了400万吨、500万吨和600万吨三个台阶。我们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作物配置,选用耐旱品种。首
2、先,减少生育期内需水量,推广适应旱地栽培的作物。如花生、葵花、高粱、亀麻、谷子、杂豆等作物,做到了根据降水量优化作物布局,形成耐旱特色产业。其次,推广耐旱品种。全市耐旱作物和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到了旱田播种面积的65%O这些耐旱型作物和品种,适应了松原市半干旱区的气候条件,成为松原市的优势农产品。(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蓄水保境能力强的耕地,不但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而且也能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上,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增加农肥数量。抓好积肥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散粪归堆、野粪还家,城粪下乡,大积大造秸杆肥,使有机肥质量明
3、显提高,数量明显增加。全市每年施用农肥数量都在2500万立方米左右,平均公顷施农肥数量达25立方米。二是扩大秸杆还田面积。对根茬特别是高产作物如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根茬全部采取深翻、粉碎等形式直接还田;对于二分之一的秆棵采取直接粉碎泯制、用作饲料过腹的办法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调节改善土壤肥水状况,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改良土壤。对盐碱地、瘠薄地要采取以沙压碱、以水治碱、种植饲草、绿肥、休闲等多种措施,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目的。同时,在做好有机培肥的基础上,增施化肥,合理施肥,配方深施肥,以无机促有机,以保证
4、培肥土壤的目的。(三)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机械。为了适应抗旱播种的需要,我们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先后研制生产了行走式抗旱播种机、城旁侧沟补水机、大城双行覆膜播种施水机、大城双行覆膜机等十几个型号抗旱节水机具。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目前,全市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4.2万台,配套农机具45万部。其中,行走式抗旱播种机械3万多台。通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进程,对加快春耕抗旱播种进度、提高春播抗旱播种质量,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赶到了重要作用。(四)坚持抗旱坐水播种。我们把三犁川打城抗旱坐水种作为抗春旱、保全苗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一切水源条件进行抗旱坐
5、水种,不仅玉米坚持坐水播种,其它作物也坚持坐水种,基本上做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为农业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市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土壤有机质降低。由于连年耕翻,掠夺式经营,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目前全市平均不足1%,造成土壤板结。二是农业机械作用发挥地不好。由于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限制了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土壤耕翻浅,抗旱抗涝能力变低。三是机电井工程不配套,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节水灌溉系统不配套,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即浪费了水资源,也增加了抗旱成本。几点建议:要在进一步抓好
6、以上各项常规措施的同时,还要抓好以下几项先进技术措施的落实。一是积极试验、示范和推广免耕少耕耕作法。包括蓄水保墻耕作技术,覆盖保境耕作技术等。这既可以提高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壤的抗旱性,也可以降低耕作成本。二是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包括试验示范推广抗旱保水剂等。三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要减少大水漫灌,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松原市农委二00八年七月十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