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51490
大小:1.2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9-27
《年产20万套机油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年产20万套机油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机油泵项目总论第二章机油泵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机油泵报告编写说明第四章机油泵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第五章机油泵项目节能分析第六章机油泵环境保护第七章机油泵项目进度规划第八章机油泵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机油泵经济效益分析第十章机油泵项目评价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出理由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二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1%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
2、,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到“十三五”末,努力使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的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
3、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20万套机油泵项目项目选址XXX产业园区到2020年,全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供给侧综合效能明显提升。工业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中高端供给不断扩大,培育一批独具丹东特色的优势品牌。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以上,其中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比重达到25%o消费品工业主营
4、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o工业供给效能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和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三》项目承办单位XX科技发展公司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流企业。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
5、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2015-2017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审计财务数据备注2015年2016年2017年1企业资产状况I.I企业总资产万元15556.9818302.3321532.151丄1固定资产万元8876.1110442.4812285.271丄2流动资产万元6680.877859.859246.881.1.3无形及其他资产万元1丄4长期股权投资万元1.2负债总额3815.75587
6、0.389031.351.2.1流动负债万元2987.564596.247071.14199>•JJ长期负债万元828.191274.141960.211.3所有者权益万元11741.2312431.9512500.801.4实收资本万元5000.005000.005000.002企业经营悄况2.1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3845.7116289.0719163.612.2主管业务成本万元11768.8513845.7116289.072.3主营业务利润万元2076.862443.362874.542.4营业利润万元2076.
7、862443.362874.542.5利润总额万元2076.862443.362874.542.6年缴纳所得税万元519.22610.84718.642.7净利润万元1557.641832.522155.903财务指标3.1资产负债率%24.5332.0741.943.2净资产收益率%13.2714.7417.25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产品该项目产品为机油泵。(-)项目建设原则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一项复杂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型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制造企业凝心聚力、锲而不舍、协同推动。这就需要从系统、全
8、局、综合和长期的视角看待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建立起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国家层面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产业层面的产业基础能力,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有效解决各个层面基础能力不高的问题。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