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34114
大小:7.73 MB
页数:119页
时间:2019-10-05
《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与法律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三、课堂点击四、互动教学五、问题探索二、教学内容六、教学小结一、教学目的目录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1.违章事故永远没有赢家2.黑客3.网络犯罪4.图片说明5.工业废渣导致水污染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了解课余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教学目的“中国游客不受欢迎”尴尬了谁?我们一直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但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走出去旅游的人士,却因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2、不守秩序不排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三大陋习而受到外国人的“歧视”,并被列入不受欢迎的游客。这种情形让我们每一个国人感到震惊,也让我们尴尬万分。随意涂抹。占椅酣睡乱穿马路竟随地小便!“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日本社会流行着一句话:“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由于多数日本人都这么做了,因此,整个社会就秩序井然。一个人的私德和公德如何,都将折射出他个人的教养。大而言之
3、,它还凸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丈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社会公德在旧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有重私德而轻公德的特点。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所倡导的温良恭俭礼让、克己复礼、力行知耻、存心养性等,都是私德,这使得中国人缺少对公共事务的兴趣与热情,更多考虑私人的利益,重视私德而缺少公德。公德为“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社会公德孙中山先生也曾批评中国人缺乏公德心,他为中国人不团结,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不顾民族和国家利益而感到痛心。社会公德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进入了和西方文化的对话与冲突,所以我们任何关
4、于中国的谈论都是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在和西方文化进行参照对比。在里面都不可避免的谈论到西方文化。对父母、夫妻、子女、师长、朋友所持的态度和奉行的准则,关涉私德。受伦理道德浸润和教诲的中国人往往可以做到孝、敬、悌、友、善等,显得很有私德。但是,在公众场合,在陌生人面前,如何讲究公德,就显得不那么“温良恭俭让”了。我们一方面看到中国人非常重视以亲友为核心的私人关系,非常注重做人,注重人际关系,注重自己在熟人圈子中的形象。但我们要意识到与中国人爱护亲人相反的另外一方面:中国人往往无意识的把自己跟别人
5、之间划出一条界限,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与其他人之间无意识的隔了一堵墙,这构成一种界限,甚至是一种排斥。比如传说中的舜。中国人常说的“盗亦有道”,在中国的传统意义中,孝是第一位的。从“孝”又发展到“忠君”,其实只是一种私人道德的扩大,并不是什么公共领域,即只是私人之间的“孝”在特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延伸。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没有一个抽象的绝对的原则.如果连自己周围关系最密切的人都不敢保护,那还有谁会信任你呢。西方有一句很著名的格言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也就是说作为两个人谈话
6、的内容它要低于两个人平等交流的格局。因为这个格局是大家得以自由进行交流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他们有责任优先考虑这种形式。这种绝对的形式在很多时候是通过非常多的个别经验凝聚而成的,我们在这一方面还很欠缺。中国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既然爱都是从自己的血亲为中心辐射开来到,这个爱就没有办法平等。基督教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它标榜的口号: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基督教建立了一种新的伦理体系,完全斩断了从古代遗留下来的血亲纽带。它极为理性化。商品经济需要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前提,就是社会要有平等交换的平等观
7、念。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接受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这样一种西方信仰。因为人文主义还需要一个更普遍的信仰。我们需要的是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正视和反省。是在西方基督教那里,爱是必须以上帝为中介的。爱上帝然后才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甚至于爱你自己的仇敌。就是我们说的博爱。由于这种制度使西方人生活在一种平等氛围中: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血缘关系。几点注意1、首先,公德并不是大公无私。我们很多人,尤其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想影响的人往往会这么认为。其实这恰恰不是公德。几点注意2、公
8、德的核心精神是关怀公共事务的公共精神。有公共精神就是有公共道德,而其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要有政治关怀。几点注意3、公德与私德的概念在现代是分化开来的,并不是互相牵涉和包含的关系。这非常重要。我们说是不是现代公德,要看它是不是可以分化。社会公德储安平?这是个被人淡忘的名字,即便是许多上了年纪的长者,恐怕也只能对这个冷僻的姓氏摇摇头。我是在1988年读了戴晴的《储安平与“党天下”》长文,才知道储安平其人。他至诚的理想和追求,他一手创办的《观察》周刊,他的一针见血的见解,他那些掷地有声的热血政论,他摔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