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

ID:43225266

大小:169.25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9-28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_第1页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_第2页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_第3页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_第4页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氧铜杆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无氧铜杆项目概论第二章无氧铜杆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无氧铜杆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无氧铜杆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无氧铜杆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无氧铜杆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无氧铜杆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无氧铜杆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黄冈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长江经济带

2、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抢抓实施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先行先试优势,利用黄冈与江西、安徽、河南毗邻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跨区域合作。重点开展与九江、六安、信阳、安庆的城乡发展统筹、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协同、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共推,将黄冈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战略支点。大武汉功能疏解承载区。抢抓武汉市疏解非省会核心功能的机遇,深入实施“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战略。借助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武汉新港及黄冈港区等基础设施,以武汉经开区来

3、黄冈合作共建黄冈产业园和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面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吸纳武汉技术外溢;以市校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吸纳武汉智力外溢,积极创办''黄冈大学城”;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承接武汉新增健康养老需求,将黄冈建成大武汉功能疏解承载区、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示范区。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十三五”时期要对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推进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从重化工领域转向高端和新兴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等领域,经营业务从整个自然垄断领域集中到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网络环节。从产业布

4、局结构看,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处于大发展的时期,通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大多集中到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化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超过60%的国有资本集中于能源工业(电力、煤炭)和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和建材)。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步入工业化后期,过去十几年中形成的国有经济倚重重化工业布局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无法适应工业化后期的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相对于大量国有资本分布在这些重化工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高端与新兴制造业领域、与国家“一带一路”

5、战略相关的产业领域、与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国有资本的投入。这就要求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再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重化工领域的部分国有资产逐步退出,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2、实干成就实力,趋势扩大优势。随着众多大项目、大企业的落户,台州制造业将提前走出困境,台州的产业前景非常美好。只要我们立足制造业这个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继续这样不遗余力地开拓进取,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未来十年我市将基本形成有利于创业创

6、新的制造业产业生态,制造业结构也更趋合理,制造业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正如企业家邱继宝所说,'‘先进制造业给台州一个机会,台州将还世界一个奇迹"。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

7、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

8、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2000年上升至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2、坚持开放融合。开放融合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搭建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应用,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球配置,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3、国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