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

ID:43218758

大小:16.9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04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_第1页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_第2页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_第3页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_第4页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丰产高效栽培 理论与技术第一节安徽省夏玉米生产 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上轻二是技术上懵三是肥料上挤四是管理上松五是茬口上紧六是灾情上多安徽省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灾害发生频繁二、品种相对集中与多、乱、杂现象并存三、栽培技术不到位四、种子纯度差、芽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机械化程度低六、收获偏早一、灾害发生频繁1、夏玉米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2、粗缩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3、苗期病虫害、茎腐病、锈病、穗期螟虫等继续加重一、玉米自然灾害频繁1、旱害:5年3遇(表现不同发育阶段,伏旱、夹秋旱)2、热害:(干旱)花粒期≤

2、32℃8小时≥35℃1-2小时≥38℃持续1小时光合效率下降40%热害指标:中度标准苗期36℃开花期32℃成熟期28℃生育期内平均29℃(轻)-11.9%,33℃(中度)-53.9%,≥36℃(重度)绝收。玉米卡脖旱玉米的卡脖旱干旱高温引起雄花败育玉米自然灾害频繁3、涝(渍)苗期—拔节(8叶期以前)奶涝:(6.1-25,+2%/天,梅雨始期2528日)渍水1-2天20.5℃,出苗率77.0%;26.8℃,出苗率30.7%;5叶期、10cm水淹3天,不死,但减产严重.拔节后,耐涝渍能力增强.旱涝交替发生4、风害:台

3、风、局地热雷雨玉米涝渍危害玉米苗期渍害苗枯病田间表现田间细菌性茎腐病田间细菌性茎腐病田间细菌性茎腐病生育后期的茎腐病茎腐病玉米锈病的危害茎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红蜘蛛玉米螟玉米螟的危害穗期玉米螟的危害穗期玉米螟的危害二、品种相对集中与多、乱、杂现象并存郑单958、鲁单981(中科4号)、农大108系列郑单958(改958)种植面积过大(70%以上),粗缩病发生较重,市场品种多、乱、杂,很难判断某个品种的好与坏。缺少耐密抗倒和抗病虫(螟虫、蚜虫)的玉米新品种,缺少饲粮兼用/鲜食优质专用(淀粉)玉米品种,缺少高产早熟和

4、适宜机械化的玉米品种,缺少高油和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三、栽培技术不到位(一)种植密度过密或过稀现象并存(二)播种质量差、田间管理粗放、群体整齐度差(三)地力基础差、水肥利用效率低、(四)肥料投入不足(全)、排灌条件差。播种深度不一对苗情的影响群体整齐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整齐度与群体产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2.群体弱苗占20-25%成熟时:空秆率+31.8%结实粒数-52.0%千粒重-24.0%,结实株产量-57.2%四、种子纯度差、芽率低由于种子质量差,种子芽率低,影响出苗质量影响机械精量播种影响群体整齐度五、机械化程

5、度低机播面积仅50%,机收面积仅占10%机械质量不过关,播种质量差,收获脱皮不净、果穗损失率5%,灭茬效果不理想大马力拖拉机与小麦玉米兼用型播种机缺乏六、收获偏早我省各地的习惯收获期,一般在开花授粉后的35-40天,苞叶变黄时开始收获,据试验取样测定,苞叶变黄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直到花后50天左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时,灌浆才趋于停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