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上册)绪论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

ID:43217480

大小:1.1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03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_第1页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_第2页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_第3页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_第4页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上册)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构造(上册)绪论0.1汽车的历史与发展汽车的概念:汽车是由动力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0.1.1汽车的由来卡尔·本茨世界第一辆内燃机驱动三轮汽车的发明人,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设计的第一辆汽车的功率为1.103KW,最高时速为18km/h,同一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改制为功率0.8千瓦的汽油内燃机四轮汽车,被称为第一辆实用汽车。因此本茨和戴姆勒被成为汽车之父。1886年,德国人哥德里普·戴姆勒成功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该车发动机为单缸四行程汽油机,水冷,转速750r/min,时速15km/h。0.1.2汽车工

2、业发展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制造出了汽车。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同年推出福特A型车。1908年,著名的福特T型车问世。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建成了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除欧美各国外,发展最快的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现状: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总体经历了创造、发展、全盛、稳定、兼改组、再发展等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汽车发展全盛时期(3)汽车企业兼并改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时期中国汽车工业发

3、展与现状1)创建成长阶段(1953-1981)2)汽车工业改革阶段(1982-1993)3)汽车工业快速增长期(1993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现状从1953年到1992年,汽车工业达到年产量100万辆产量,用了近40年时间;从1992年到2000年,年产量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增长,用了8年时间;从2000年到2002年底,年产量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用了2年时间;2005年一年汽车年总产量就达到570.7万辆;2009年10月20日,我国的汽车年总产量达到100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超千万辆的国家,2013

4、年汽车产量达到2211.68万辆;2015年汽车产量为2450.33万辆,连续七年排名全球第一。汽车发展趋势:1、新型汽车动力及代用燃料的发展2、汽车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3、新的汽车生产方式开始形成4、信息技术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5、汽车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大量应用0.1.3汽车工业与社会进步1.汽车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2.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转化3.汽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性产业0.2汽车的组成与分类0.2.1汽车的组成通常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部分组成。1.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

5、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等组成。2.底盘是在动力装置驱动下使汽车按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部分的总称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3.车身是容纳驾驶员、载运乘客和货物部分的总称驾驶室和各种形式的车厢。4.电气设备是保证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汽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汽车电源、用电设备和电子控制装置。0.2.2汽车的分类1.国标GB/T3730.1—2001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2.按动力装置类型分(1)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汽车(2)电动汽车(3)混合动力汽车(4)太阳能汽车0.2.3汽车主要参数1.汽车主要尺寸2.汽车的质量参数:(

6、1)汽车的装载质量(2)汽车的整备质量(3)汽车的总质量(4)汽车的整备质量利用系数(5)汽车的轴荷分配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1)汽车的动力性能(1)汽车最高车速(2)汽车的加速时间(3)汽车的爬坡性能2)汽车的经济性能(1)汽车的燃油消耗量3)汽车的制动性能(1)制动的效能(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4)制动距离1)汽车行驶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1)汽车驱动力FtFt=Tt/r0.2.4汽车行驶基本原理(2)汽车的行驶阻力F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各种阻力,主要有滚动阻力Ff、空气阻力Fw、上坡时的坡度阻力Fi和加速阻力FjFf=WtfFi=G

7、sinαF=Ff+Fw+Fi+Fj(3)汽车的行驶方程及驱动条件行驶方程:Ft=F阻=Ff+Fw+Fi+Fj驱动条件:Ft≥Ff+Fw+Fi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及影响因素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Ft≤Fσ=Fzσ汽车驱动-附着条件:Ff+Fw+Fi≤Ft≤Fσ驱动力大动力性强驱动力大足够的附着力(切向力)动力性强满足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条件驱动力附着力汽车附着力影响因素:(1)附着系数(2)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汽车的附着力地面附着系数法向反作用力行驶车速车轮的运动状况汽车的总体布置行驶的状况车身的形状道路的坡度路面的种类和状况0.2.5汽车产品型号(1)企业名称代

8、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一部分,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或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