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15935
大小:8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3
《煤矿地质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矿井储量分类和特点第二节三量管理第三节煤炭损失的统计与分析第四节矿产储量表的编制第十一章矿井储量管理矿井储量管理是以掌握储量动态和分析煤炭损失,以及监督合理开采为职责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矿井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1)查清生产矿井煤炭资源情况,定期测算和上报储量的动态。(2)根据矿井资源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实行业务监督。(3)寻找煤炭阻援、扩大开采范围、增加可采储量。(4)进行储量报损、注销、转出、转入的呈报和审批工作。(5)参与制定各种回采指标、检查和分析指标
2、的执行情况。第一节矿井储量分类和特点一、矿井储量分类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设计损失远景储量矿井总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1、矿井总储量:生产矿井技术边界范围内,经地质勘探查明,符合煤炭资源标准的全部储量,过去叫地质储量。2、能利用储量:矿井总储量中,煤厚、煤质符合当前开采经济技术条件要求的储量。过去叫表内储量。3、暂不能利用储量:矿井总储量中,煤厚、煤质不符合当前开采要求,或因水文地址条件,目前开采有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4、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中,可作为设计、投资依据的储量。5、远景储量:能利用储量中,因
3、勘探程度低,只能作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区远景规划依据的储量。6、可采储量:工业储量中,预计可以采出的储量计算公式:T=(I-P)KT—可采储量;I—工业储量;P—永久煤柱损失;K—设计采区回采率。7、设计损失:工业储量中,按暗合机规定允许损失的储量。二、矿井储量类型与级别的关系类型与级别的关系:能利用储量包括A、B、C、D各级。工业储量包括A、B、C;远景储量D级。三、矿井储量的特点1、矿井储量在数量、质量方面均处于变动之中,要定期核算,掌握动态。2、矿井储量计算块段的划分,尽量利用水平、采区和采面的边界线并根
4、据地质条件划分出适合于不同采煤方法的储量块段,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有人提出划分经济地质储量的问题。3、矿井储量要反映各种煤量损失,并要进行统计分析。4、重算、核定储量任务较重,应重视微机的开发利用。第二节三量管理一、三量的划分范围和计算方法1、三量的划分:1)开拓煤量:已完成开采所必须的主、付井、井底车场、集中运输大巷、运输石门等工程,由此类巷道所圈定的煤量。2)准备煤量:由采区运输巷、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定的煤量。3)回采煤量:由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所圈定的煤量。2、三量的计算1)开
5、拓煤量的计算公式:Q开=(LhMdE-P)k式中:Q开—开拓煤量,单位t。L—走向长度,单位m;h—平均斜长,单位m;M—平均厚度,单位m;E—地质损失,单位t;d—煤的容重,单位t/m3。P—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单位t。k—采区回采率。2)准备煤量的计算公式:Q准=(LhMd-E-P)k式中:Q准—准备煤量,单位t;L—采区走向长度,单位m;h—采区斜长,单位m;M—平均厚度,单位m。E—地质损失,单位t;d—煤的容重,单位t/m3;P—呆滞煤量,单位t;k—采区回采率。3)回采煤量的计算公式:Q回=L
6、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单位t;L—工作面走向长度,单位m;h—倾向斜长,单位m;M—平均厚度,单位m;k—工作面回采率。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1、新建矿井:指移交生产时三量可采期。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开拓煤量可采期(年)=——————————年设计生产能力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准备煤量可采期(年)=——————————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回采煤量可采期(年)=——————————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2、生产矿井: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开拓煤量的可采
7、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2、三量合理可采期:要保证三量满足“采掘平衡”、“留有储量”的原则。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1、三量的动态统计:1)储量动态图: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加绘三量、损失煤量等的分布范围。2)三量统计表:以表格形式,分煤层计算三量。2、动态分析:1)三量的划分范围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要定期检查和分析。2)三量的变化原因及分布状况分析。3)呆滞煤量的数量和分布状况。4)三量可采期
8、分析,以达到规定标准。第三节煤炭损失的统计与分析一、产量统计1、工作面上策计算: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4、井口统计:二、煤炭损失量分类1、按损失形态分类: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1)开采损失:与开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