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15010
大小:7.50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0-03
《沈农未来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2010.06.24校区建设历史及现状分析第一部分校区历史与发展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之一的沈阳农学院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始兴时期。1910年,当时的奉天省设立省立高级中学,1929年该中学改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38年改为奉天农业大学,1946年恢复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49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由于战事原因于1948年迁往北平的东北大学农学院、长春大学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迁回沈阳,在塔湾成立沈阳农学院。1950年,朝鲜战
2、争爆发,学校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并改称东北农学院。校区历史与发展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系)调整,中央决定把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迁往沈阳,与原沈阳农学院(东北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新的沈阳农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38年。新的沈阳农学院创建之初,就是一所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文革期间,沈阳农学院受到严重摧残,一分为五,分散在了辽宁各地。文革后学校又迁回沈阳原校址办学。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
3、5年10月,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4月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成为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基地现状与评价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郊,坐落在天柱山南麓,东与历史文化遗产东陵公园相邻,西与城区接壤,南至浑河岸边,北至沈-吉铁路线;学校占地2.2万亩,校区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也有坡地与林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学校坐落在东北平原的南部,所以地理气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校区内有外环高速
4、、沈抚高速公路通过,又与市区二环交通干道相切,交通十分便利,农业教育与科研条件优越。除主校区外,在东陵公园东侧另有两附属实验场分场(东风、下水分场)。主校区被东西向的沈抚路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有老校区、家属区、实验实习基地及居民点,南半部分则以独立二级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和附属实验场场部、实验田为主。基地现状与评价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校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区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功能划分混乱;教学区中有家属楼,家属区中有教学楼,管理十分不便;2、土地利用率低,缺少前瞻性;3、校区“依山傍水”,但多处宝贵景
5、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建筑与自然景观不协调;4、建筑风格不一,设计上存在着随意性;5、低矮破旧建筑多,特别是通往世博园的景观路两旁视觉杂乱,到目前学校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校门,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6、建筑面积不足,加上衔接与搭配不合理,教学科研用房面积严重不足,一些必备的设施缺失;7、校园内道路交通系统载荷量逐年增加,且人车混杂,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对师生安全造成威胁。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第二部分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总体目标与要求2、理念3、原则4、依据5、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功能齐全,满足教学、科
6、研基本要求,适应研究生、本科及成人教育的办学需要,能够发挥试验与示范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作用与服务社会功能;(2)合理划分功能区,有利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方便师生学习与生活;(3)充分利用“山、水、林、田、路”的优势,强化农业大学的文化特色,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保证当前,又要能够满足今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2、规划理念3、规划的原则4、规划的依据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以人为本的理念;(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3)科学与文化相融合的理念;
7、(4)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理念。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3、规划的原则4、规划的依据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强调实用性原则;(2)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风格、色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强调整体性原则;(3)面向世界,把握农业教育科研发展趋势,服从建设一流强校、建设现代化大学发展目标,强调前瞻性原则;(4)节约用地,保证学校长远发展,留有充分发展空间,强调可持续性原则;(5)充分考虑学校内各个学科、专业发展与建设上的差异,强调学科均衡发展的协调性原则
8、;(6)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调节约性原则。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4、规划的依据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4)《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