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12225
大小:113.0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9
《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台一中2017年春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试卷命制:闫文义2017年7月6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72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所谓社会流动,简而言之,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社会流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感慨颇多:“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饿饥。”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主要表现在
2、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譽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
3、所改变。其二,经济上:“贫不必不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时至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商品经济竞争性强,胜负盈亏难料。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O如今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宋时已有此一说:“此今之富民,鲜有三世之久者。”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贫富久必易位”。与社会竞争日益
4、激烈相适应,人们格外重视教育后代:“人生至要,无如教子”,以此来防止家道衰败。其三,职业上:“士多出于商”。在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第1页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等级差别明显,高低贵贱分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旧格局被打破,出现了“贫富贵贱,离而为四”的新趋势。四民由四种不同的身份逐渐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且有相互转化的可能。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由于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宋仁
5、宗时出任都转运使的郑礒、宋神宗时官拜参知政事的冯京就是两个突出的实例。宋人说:“钱如蜜,一滴也甜”。在金钱的诱惑下,官吏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最后应当指出,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是社会自我调节的两翼,社会流动绝非越大越好。尤其是经济上的上下流动,一旦规模过大,贫困户猛增,暴发户飙升,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多数时间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正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有学者称之为“单线社会流动”,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
6、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张邦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有删改)1.下列有关宋代社会流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前代相比,作为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的社会流动,其趋势在宋代增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以及职业等三个方面。B.政治上“不崇门阀”,习俗上门第观念相对淡薄,故而宋代科举取士“一切考诸试篇”,平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C.苏洵曾说:“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这正是对宋代经济上社会流动趋势增大的感叹。D.随着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士商相混。有
7、的商人成为士,担任朝廷官员,甚至一身二任。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尽管宋代社会上的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但士庶间在通婚、交友等方面的旧习俗并没有完全改变。B.宋代土地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而且政府也减少了对土地买卖、流通的限制、干预,是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C.社会流动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社会流动性越大,标志着社会越有活力,发展越健康。D.尽管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但贫贱者上升为富贵者的几率并不高。可见,宋代社会的流动是有限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3分)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第2页A・假如生活在宋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增大。B.假如生活在宋朝,“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现象在生活中还是不太可能流行的。C.假如生活在宋朝,“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人们重视教冇后代勤俭持家。君子耻为邻”之类贱商的情形有所减弱,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