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基础理论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

ID:43211370

大小:4.0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03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_第1页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_第2页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_第3页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_第4页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震设计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抗震设计原则1-1地震基本知识一、地球的构造1、地壳▲地球最表面的一层,很薄,一般厚度为5-40km,平均厚度约为30km。▲主要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沉积岩→花岗岩→玄武岩等。▲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内。2、地幔▲中间一层,很厚,平均厚度约为2900km。▲主要由具有粘弹性性质的质地比较坚硬的橄榄岩组成。▲地幔内部的物质在热状态和不均衡压力作用下缓慢运动,可能是造成地壳运动的根源。3、地核▲地球最里面的一层,半径约为3500km,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可分为外核(厚2100km)和内核,其主要构成物质是镍和铁。▲

2、根据推测,外核可能处于液态,内核可能处于固态。二、地震及其成因1、按成因分类(1)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在我国很少见。(2)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或崩塌而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很小,造成的破坏也很少。(3)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4)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而引起的地震。▲特点:构造地震分布广,危害大,是抗震结构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原因:岩层发生突然断裂或猛烈错动,产生振动源,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地面,形成构造地震。地下

3、岩层断裂时,往往不是沿着一个平面发生,而是形成一个一系列裂缝组成的破碎地带,并且这个破碎地带的所有岩层不可能同时达到新的平衡。因此,每次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大地震前后总有很多次中小地震发生。▲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地区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主震。▲前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余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主震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很突出,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中的绝大部分,叫主震型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地震类型。▲震群型

4、或多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不突出,主要地震能量是由多个震级相近地震释放出来的。▲孤立型或单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前震和余震都很少,甚至没有,绝大部分地震能量都是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的。▲震源:断层形成的地方,即大量释放能量的地方。震源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2、按震源深浅程度分类(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85%来自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12%来自中源地

5、震。(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3%来自中源地震。三、地震波、震级及地震烈度1、地震波地震产生的地壳运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种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体波和面波。(1)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体波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故又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横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故又称为剪切波。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根据弹性理论,纵波的传播速

6、度大约为横波的1.67倍,说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因此也把纵波叫初波,横波叫次波。(2)面波:只限于在地面附近传播的波,也就是体波经过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包含:瑞雷波和洛夫波。 特点:周期长,振幅大,只在地表附近传播,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瑞雷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地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XZ)做椭圆形运动,而在与XZ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Y)没有振动,质点在地面上呈滚动形式。▲洛夫波:传播时,质点只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Y)运动,在地面上呈蛇形运动形式。从实际地震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可

7、以看出,首先达到的是纵波(初波、P波),接着是横波(次波、S波),面波达到的最晚。一般情况下,当横波或面波达到时,振幅增大,地面振动最猛烈,造成的危害也最大。2、震级▲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或大小的尺度,也是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即地震震级为式中A是标准地震仪(周期0.8s,阻尼系数0.8,放大倍数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的以微米(1微米=10-6m)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振幅)。▲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

8、的大小有关。震级每差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将相差32倍。▲地震按震级大小分为:(1)微震:小于2级,人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2)有感地震:2-4级,人能感觉到。(3)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破坏。(4)强烈地震或大震:7级以上地震。(5)特大地震:8级以上地震。3、地震烈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