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77988
大小:96.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8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说明:①本试卷分为两卷,第T卷阅读题70分,第TT卷表达题8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②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争抢名人出生地的现象,如浙江的萧山、诸暨和绍兴在抢西施,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抢诸葛亮,安徽涡阳和河南洛邑在抢老子……不仅是籍贯,历史名人的出生地、墓地以及行踪故地也成为此起彼伏“故里之争”的标的。抢历史名人,多多少少体现出地方政府对传
2、统文化传承的重视。诚然,不少地方及学者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名人出生地之争,但更多的名人之争,如同扑朔迷离、其至荒诞无稽的闹剧,不仅活着的人们被弄得稀里糊涂,如果历史名人亡灵有知的话,恐怕也会发出“后人们,我的故乡到底在哪里”的疑问。籍贯之争求真并非易事,一是当代学者收集资料不易,二是史书记载也不尽准确规范,三是中国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于是,少数地方官员一掷千金,以行政干预手段组织学者出版所谓的专业著作,召开所谓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修复所谓古迹。生拉硬扯自我炒作,不仅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还夸大、歪曲、捏造史实,非但没有给城市增添文化光彩,反而让城市形象打了
3、折扣。一个人最好的品质是诚实,一个城市最响亮的名片也是真实。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历史事实、弄虚作假的城市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能够有美誉度。一些地方Z所以对打“名人牌”乐此不疲,是有名人就有“油水”的观念在某些官员心屮生根发芽。这些官员往往迷信名人“营销”,认为修复名人故迹,推动纪念活动,就能吸引海内外华人投资,就会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突破口。不可否认,打名人牌,尤其是打历史名人牌,是一个城市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捷径。但知名度与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有差距的,一个地方的发展,与当地的政治生态、社会治安、投资环境等因素更为密切。一些官员之所以投身于名人争夺战,说白
4、了,是另一种拿着公款“追星”,是拿“名人遗迹”来装潢门面,制造劳民伤财的“文化形象工稈”,到头来收获的只能是当地老百姓的怨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各地都有众多高才名士,他们尚未走进普通百姓视线,只存在于少数专家的脑中,这些文化遗产也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保护、去宣扬。据历史记载,中国“名人之争”自古有之。历史上襄阳和南阳曾为诸葛亮出生地争论不休,清朝人顾嘉衡任南阳知府时经调查后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意思告诫人们,诸葛亮功载史册,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名人,不必去分清他出生地是襄阳还是南阳,从而平息了
5、两地人民的争论。血对古人的如此情怀,一些出歪招进行“故里之争”的官员应感到羞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从学术角度探讨考究名人故里、历史遗迹。(选自《安徽日报》)1.下列对“名人之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毋庸置疑,“名人之争”多多少少体现出的是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B.“名人Z争”的范围很广,既包含籍贯Z争,也包含其出生地、墓地及行踪故地Z争。C.“名人之争”有时如同闹剧,甚至会让历史名人发出“我的故乡到底在哪里”的疑问。D.“名人之争”自古有之,历
6、史上有关襄阳和南阳谁为诸葛亮出生地的争论即是佐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史书记载不尽准确规范,屮国行政区划又不断变化,这是籍贯之争不易求真的两大原因。B.修复古迹,出版专业著作,召开专业学术研讨会,对于给城市增添文化光彩无济于事。C.一个城市要想迅速提高知名度,其中一大捷径就是打名人牌,尤其是打历史名人的牌子。D.从学术角度探讨考究名人故里、历史遗迹,自然是一种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地方政府之所以对打“名人牌”乐此不疲,就在于利用名人可以为发展旅游产业做贡献
7、。B.官员投身于名人争夺战的本质是拿“名人遗迹”来制造劳民伤财的“文化形象工程”。C.如果只是把名人故里的归属演变为一场“争夺战”,那无疑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和伤害。D.只有那些尚未走进普通百姓视线的高才名士,才真正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保护、去宣扬。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吕诸山,陂陆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栃,萧然绝俗,车马Z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②而南。山小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8、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