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175042

大小:351.0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26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延边州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72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8分)两部分,试卷共6页,共二大题,37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

2、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一方面反映先秦著作《山海经》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另一方面我国众多省市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可见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选B;历史记述的正误不一定需要考古发现佐证,A错误;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石犁而非铁犁,C错误;文献资料不是不能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时候要和考古挖掘相互印证,D错误。2.宋代农学家陈

3、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精耕细作的传承B.人地矛盾的显现C.稻麦种植的减少D.技术交流的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B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

4、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A.毛B.麻C.丝D.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丝、毛、麻等作为纺织原料在中国古代较早就出现了,毛较昂贵,普通百姓使用不普遍,排除A项;诸葛亮生活在东汉末、三国时期,这一时期纺织业已较为发达,诸葛亮以“布衣”自称,“布”应是麻,排除B项;丝较昂贵,普通百姓使用不普遍,排除C项。棉花在北宋时引入,明代时全国普及,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纺

5、织业4.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到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故C项正确;宋代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加强,故A项排除;宋代城市人口没有缩减,故

6、B项排除;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无关,故D排除。【点睛】“到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是关键信息。5.“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相对混乱时期;材料显示

7、货币不一与政治混乱关系密切。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政府加强金银收藏,排除;C项,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而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宋代实现的,排除。【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

8、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6.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传统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关B.经济模式与政治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