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

ID:43168627

大小:11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7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_第1页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_第2页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_第3页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_第4页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政治冲刺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1、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孑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木孑盾(2)为什么这两对矛盾成为社会基木矛盾呢?A、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B这两对才盾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这两对矛盾决定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这两对孑盾Z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这两对才盾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更替推动社会有低级向高级发展2、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孑盾运动及其规律答

2、:(1)辨证关系: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作用:适合的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的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2)矛盾运动: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B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C两者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乂到新的基本适合,由此推动社会发展(3)牛产力决定牛产关系:牛产关系对牛产力方反作用,两者Z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由此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简述经济基础合上层建筑辨证关系及其规律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3、筑的变革(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对作用,并为其服务A、从服务的方式上看,控制调节社会生活E、从服务的内容上看,保持促进经济基础形式、巩固发展C、从服务的性质上看,为适合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进步的,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落后的。(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由此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答:(1)阶级斗争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Z间的斗争(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3)阶级斗争的作用是: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为:A、阶级斗争推

4、动阶级社会量变,为质变作准备E、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质变,推动社会更替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独立要素,而是渗透的生产力要素之中(2)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者要素之屮,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智力因索的増强,但劳动者索质F1益提高(3)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资料中,可以改进生产工具,口动化程度愈來愈高(4)科淫技术渗透在劳动对象屮,可以扩大劳动对象,新型材料不断涌现(5)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使生产力潜力得到充分发挥(6)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7)要充分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5、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1)人民群众从量的规定性是届民中大多数人;从质的规律性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生产的担当者,他们提供衣食住行生活资料,改进生产工具,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经验材料间接或直接参加精神财富创造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7简述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1)群众观点:A解放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服务的观点一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负责的观

6、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学习的观点一一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A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8、简述社会形态的划分答:(1)五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第一阶段)(2)三种社会形态,冇两个系列:一个系列以人的状况划分,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另一系列以经济状况划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3)技术社会形态:石器时代即渔猪社会;铜器、铁器吋代即农业社会;蒸汽电气时代即工业社会,电了时代即信息社会9、简述

7、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1)统一性是指人类总体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2)多样性表现为:A:处于处于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B: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所具冇的典型的意义不同C:社会形态转变的时候不同国家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有的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跳跃式发展D: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属的社会形态发展道路都有其内部矛盾的复杂性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