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67697
大小:366.3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8
《福建省宁德市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宁德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前期继王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而《史记殷本纪》曾有这样记载,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而没有被立为嗣子。小儿子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与这一历史现象主要说明了A.殷代王位继承混乱B.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血缘关系亲疏远近D.殷代宗法制度萌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为
2、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在商末开始出现,故选D。殷代王位继承从早期的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到后来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排除A。宗法观念始于原始社会氏族社会后期,排除B。宗法制是依据血缘的亲疏划分的,但相对于D项,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2.杜维明认为,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这主要指A.社会从巫术走向礼治B.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C.国家从混乱走向统一D.国人从平等走向等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政治制度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周公制礼作乐
3、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由原始的巫术走向了“礼乐”文明的礼治社会,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走向礼治,不是从野蛮走向文明,B项错误;材料的信息无法得出国家从混乱走向统一,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人的地位的信息,D项错误。故选A。3.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这说明西周春伙时期贵族A.享有特权,免于诉讼B.享受保护,等级森严C.集权专制,无视法律D.地位高级,免于处罚【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是对贵族的保护,体现的是贵族的特权,即等级森严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贵族是不能免于
4、诉讼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也是得视法律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是不能免于处罚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贵族只是享受保护而不能免于诉讼、免于处罚,也必须正视法律。4.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5、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对都城边长的严格限制,说明了分封制之下严格的等级关系,C项正确;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不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5.周灭商之后,在前商都地区,除了武王少弟所封的卫国外,还有周公两个儿子建立的凡国和胙国。这表明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否定商朝的政治制度B.安抚灭商的有功之臣C.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D.加强对征服地区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前商都地区
6、,除了武王少弟……周公两个儿子……”可知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利用同姓亲族加强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以稳定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商朝的制度问题,故A项错误。安抚灭商的有功之臣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促进民族融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6.据古史记载,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微子启曾指出股人亡国的原因:“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天毒降实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由此可以推断A.酗酒盛行是导致商亡的根源B.酿酒业的兴盛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C.商代谷物生产获得一定发展D.商代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缺乏【答案】C【解析】材料“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7、,酒是由谷物酿成的,商代饮酒之风盛行说明了商朝谷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商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朝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故D项错误。点睛:明确“酒”的来源;然后就可得出“商代饮酒之风盛行”的原因。7.《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A.和谐统一的生态观B.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人定胜天的世界观D.精耕细作的发展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