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61992
大小:94.2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7
《冲次冲压项目投资计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冲次冲压项目投资计划书一、冲次冲压项目基本情况(一)冲次冲压项目建设背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制造业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把新兴产业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
2、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未来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英国官方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髙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当前《中国制造2
3、025》战略的提出和细节办法的快速出台,更直接体现了政府提升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就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明显体现在政府创新激励机制上。目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已经摆脱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两分法”的定位。政府在强调市场在资源分配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前端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人才的管理评估机制及创新资源的分配机制也已经搭建了更为清晰且科学的框架。未来,政府在维持基础教育和
4、前端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和梳理自主创新政策框架细节、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学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效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着重关注“走出去”战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林建国表示,国际知名制造业企业几乎没有一家是“闭门造车”的,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是世界级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走出去”,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必然会促使其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重视与海外研究机构合作,
5、更为充分和深入的科研创新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冲次冲压生产建设项目。承办单位名称:锦州某某有限公司。规划咨询:泓域咨询机构Macro(三)项目选址方案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锦州某某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4784.05平方米(折合约52」5亩),净用地面积34784.0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2.15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冲次冲压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6、,符合冲次冲压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锦州龙栖湾新区10个县(市)区,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海岸线124公里,人口302.6万。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锦州拥有国家级开
7、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8.32%,建筑容积率1.1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3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51万元/亩,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47
8、84.0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7242.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653.8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0036.3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94.23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4784.05平方米。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为目标,以区域经济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互联网+”为契机,以制造2025为战略目标,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为方向,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