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

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

ID:43153994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_第1页
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_第2页
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高考生物信息题命题方向预测一、资料:北京大学药学院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流感、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时刻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其幕后“黑手”是结构和功能多样且快速变异的病毒,而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张礼和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保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力的情况下,仅突变病毒基因的一个三联遗传密码为终止密码,流感病毒就由致病性传染源变为预防性疫苗,再突变多个三联码为终止密码,病毒就变为治疗性药物。此类疫苗的特点是保留了野生型病毒的全部抗原、感染活力和相同的感染途径,可以诱发人体产生强而广的体液免疫、鼻腔黏膜免疫以及T-细胞活化免疫

2、应答,但感染人体后复制能力缺失。这种复制缺陷的活病毒疫苗在老鼠、雪貂和天竺鼠模型中得到验证,达到广谱、持久和高效的效果。该方法颠覆了传统灭活/减毒疫苗的理念,前者需改变病毒抗原结构去除其毒性,只能部分激发人体免疫力,所以需要多次接种。后者需要复杂的工艺处理方能保留病毒的完整结构,但仍具有弱的复制能力和潜在的致病性,安全隐患大。该方法将是研发活病毒疫苗的一种通用方法,并可针对儿乎所有病毒。命题方向预测: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病毒的基因表达、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二、资料: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颁发给了三个美国

3、科学家一一杰弗里•霍尔(JeffreyC.Hal1),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W.Young)o他们发现了地球生命节律的分子机制,解释了生命包括人类的内部“生物钟”究竟如何工作,以预测和适应正常的生物节奏,使之与地球律动(每24小时一个周期的昼夜节律)保持同步。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使用果蝇作为示范生物,分离出一个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他们的研究表明,该基因编码一种在夜间集聚在细胞中的蛋白质,然后在白天降解。随后,他们发现了这种机制的其他蛋白质组分,揭示了细胞内自我保持的纶物钟的控制机制。我们现在认识到,生物钟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中,以

4、相同的机制起作用。内在生物钟的精巧,使我们的节律适应不同的阶段。生物钟调节着关键的喂养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功能。当我们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生物蚀Z间存在暂吋的不匹配吋,比如当我们穿越几个吋区遇到“时差”吋就会发牛“状况”。还有迹彖表明,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体内生物钟所规泄的节奏之间的偏差,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有关。我们体内有“生物钟”大多数生物体能够预见并适应日常环境的变化。18世纪,天文学家让•雅克•德奥图斯•德马兰(JeanJacquesd'OrtousdeMairan)研究了含羞草,发现在白天,叶子向太阳开放,黄昏时则关闭。他想知道,如杲植物处于不断的黑暗中会发生什么。他发

5、现在仅在日常阳光下,叶子继续遵循了正常的日常振荡。植物似乎有自己的生物钟。图1:含羞草植物的内部生物钟。其他研究人员发现,不仅植物,动物和人类也都有生物钟。这种经常性的适应能力被称为“昼夜节律”。然而,我们内部生物钟如何工作仍然是一个谜。找出“周期基因”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开始考虑,是否有可能确定果蝇昼夜节律的基因?图2A:“周期基因”反馈调控简化说明。当“周期基因”活跃时,生成周期mRNA,将mRNA转运到细胞质川,并作为产生PER蛋白的模板。PER蛋白聚集在细胞核川,其基因活性被阻断。这引起了昼夜节律基础的抑制反馈机制。命题方向预测: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神经-体液调节、激素名称和功能。

6、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体的性状。三、资料:习近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24日中午,习近平來到位于宜昌长江岸边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考察,了解这家化工企业保护生态、转型发展情况。总书记说,我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命题方向预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和保护、生

7、态修复(恢复生态学)、群落演替。四、资料:塞罕坝建设者获2017年度感动中国团体奖56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在茫茫荒原上,战天斗地爬冰卧雪,徒手种下112万亩人工森林,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熔铸锻造了可歌可泣的“塞罕坝精神”。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