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

ID:43142741

大小:67.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_地理必修1_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1(简)一、宇宙、太阳系、地球:总星系一一河外星系银河系—區星世界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地月系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外部条件: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安全的公转轨道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黑子f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tl珥f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一出现于口冕层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对地球的影响:耀斑f磁暴f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f极光三、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

2、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口(23时56分4秒)角速度每小时15°(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冬半年,昼短復

3、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口: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Fl:rtl23°26,S向南北降低,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丛南极看为顺吋处…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壇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四、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约17千米;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

4、地壳:位置:莫霍面以上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米。海拔越高,厚度大。地幔:位置:莫霍血和古登堡面之I'可结构: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么一。地核:位置:古登堡面以下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银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一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一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一光合作用的

5、基本原料、臭氧一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大气的垂直分层:髙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五、大气的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

6、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六、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异引起大气运动形成:地面冷热不

7、均(受热上升、冷却下沉)垂直运动一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一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风向和等压线平行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相反)风向和等压线呈夹角大气环流:①三圈环流: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风带气压带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

8、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环流和信风带;屮纬环流和西风带;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以赤道低压带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东亚大陆)东北风(南亚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几种重要的天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