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讲义》背诵内容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

ID:43131853

大小:56.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7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_第1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_第2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_第3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_第4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经讲义》背诵内容第一章导论《素问•生气通天论》1.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2.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阴阳者,天地Z道也。万物Z纲纪,变化Z父母,生杀Z木始,神明Z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

2、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夕食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岀下窍;清阳发腾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2.阴味出下窍,阳气11!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3.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

3、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Z守也;阳在外,阴Z使也。第二章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

4、气。凡十一(土)藏取决于胆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mb)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素问•五藏别论》1.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

5、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2.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FI: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太阴阳明论》1.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

6、藏。2.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口:脾不主吋何也?岐伯口: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吋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经脉别论》1.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7、,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k“)度以为常也。《灵枢•本神》1.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2.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滋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灵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